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头孢配酒,说走就走!”两者相隔多久才安全,听听专家怎么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头孢配酒,说走就走!”两者相隔多久才安全,听听专家怎么说~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hdyfy.com/medical/detail/id/7088.html

“头孢配酒,说走就走!”这句流传甚广的民间说法,道出了头孢类抗生素与酒精之间潜在的危险关系。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用药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在服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期间饮酒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双硫仑样反应。然而,关于饮酒和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之间需要保持多长时间的安全间隔,许多人仍然感到困惑。本文将通过查阅相关专业文献,为大家详细解析这一问题。

什么是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是指在使用含有双硫仑结构或作用机制相同的药物前后,如果接触了含有酒精的制品,会导致体内乙醛脱氢酶功能障碍,使乙醛代谢受阻,乙醛浓度在体内迅速升高10倍以上。这种反应通常在用药并接触乙醇制品后的5分钟到1小时内出现,表现为面部潮红、头痛、自控力丧失、幻觉、眩晕、视物模糊、心悸、胸闷、气短、恶心、呕吐、乏力、腹痛、腹泻、口干及多汗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伴有血压下降或升高、呼吸困难、癫痫、大小便失禁、嗜睡或昏睡、心电图异常(如窦性心动过速、ST-T非特异性改变等)、濒死感、心绞痛、心肌梗死及休克等症状。

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病机制

双硫仑样反应的核心机制是药物影响了乙醇的下游代谢通路。具体来说,双硫仑的代谢产物二乙基二硫基氨基甲酸酯可以抑制多巴胺β-羟化酶的活性,致使多巴胺代谢障碍;同时,乙醛和多巴胺在体内滞留和蓄积,导致毒性症状的出现,从而形成一组典型的临床综合征。症状的轻重与乙醇在体内的浓度和代谢速度密切相关。

哪些药物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具有双硫仑结构或作用机制相同的药物都可能产生双硫仑样反应。这类药物主要包括:

  • 大部分头孢菌素类药物(其中头孢哌酮的报道数量最多)
  • 硝基咪唑类
  • 喹诺酮类
  • 降糖药物等

用药和接触酒精需要间隔多长时间才安全?

乙醇和药物的应用存在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正在应用药物期间或应用药物后不久吸收了乙醇

这种情况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更大,因为体内已预存了相关药物,而饮酒时大量乙醇进入体内,处于乙醇代谢的高峰期,势必导致乙醛大量的蓄积。大多数专业文献建议用药期间和停药后7天内禁酒更为保险。对于一些半衰期时间长的药物,确需更长的戒酒时间。

第二种情况:酒后生病需要用药

在这种情况下,为避免双硫仑样反应,当然距饮酒时间间隔越长越好。但是,对于疾病急需的药物治疗延后,其导致的不利影响可能更大。因此,需要更准确和科学的安全时间间隔。这一时间间隔取决于乙醇在体内的残留量或代谢速率。

乙醇的清除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性别、年龄、食物、生物节律、药物等,不同人群的清除速率存在2~4倍的差异。总体平均清除速率约为7g/h。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公式估算代谢时间:

酒精摄入量(g)=饮酒量(ml)× 酒精浓度(%)× 0.8(g/ml)
代谢时间(h)=酒精摄入量(g)÷7(g/h)

例如,某人饮53°白酒200ml,其酒精代谢时间(h)=200×53%×0.8÷7≈12h。即使酗酒者一次饮酒摄入220g乙醇(约为53°白酒519ml),32小时内也可清除完毕,实际上应更快,因为体内乙醇浓度越高,其清除速度越快。

使用含乙醇制品后用药,发生双硫仑样反应的时间不同于第一种情况,是相对固定、可以计算的,最长也就2天。考虑差异因素,将安全时间延长到3天足以覆盖所有饮酒者的代谢情况。重症医学部副主任医师白奎提醒:饮酒后用药致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的安全时间间隔3天是科学和合理的。

总结

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建议在使用头孢类等可能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期间及停药后7天内避免饮酒。如果是在饮酒后需要用药,应至少等待3天再使用相关药物。同时,应根据个人的饮酒量和酒精浓度,通过计算公式估算具体的代谢时间,以确保安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