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平生文字为吾累”,发生在他身上“乌台诗案”到底怎回事
苏东坡“平生文字为吾累”,发生在他身上“乌台诗案”到底怎回事
“乌台诗案”是北宋著名的文字狱案,案件的主角是历史上以文学成就享誉盛名的风云人物苏东坡——苏轼。他因诗文涉及讥讽新政,而被新党控告下狱,正如他所言“平生文字为吾累”,引来牢狱之灾。此案不只涉及一首诗,而是一部分诗。
文字狱案在宋朝并不罕见,”乌台诗案“在两宋也并不是个案,可以说文字狱贯穿两宋,它是文人士大夫之间内斗的产物。
乌台诗案在古代文字狱的历史上规模不算大,但是很典型,将从案件背景、案件经过、对苏轼的影响以及对诗歌的影响力,四个方面对这个案件的来龙去脉作一个全面的陈述。
案件背景
北宋时期,王安石推行新政,实行变法。苏轼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他在诗文中对新法进行了批评和讽刺。这些诗文被新党成员罗织成罪状,指控苏轼“谤讪朝政”,最终导致了“乌台诗案”的发生。
案件经过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在湖州任上,因反对新法而被调任。新党成员舒亶、何正臣等人抓住机会,上书弹劾苏轼。他们从苏轼的诗文中摘取片段,断章取义,将其解读为对朝廷和新法的讽刺。
苏轼被逮捕后,被关押在御史台(又称“乌台”)长达103天。期间,他遭受严刑拷问,被迫承认“谤讪朝政”的罪名。幸运的是,苏轼最终得到宋神宗的赦免,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对苏轼的影响
“乌台诗案”对苏轼的人生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被贬黄州后,生活困顿,但这段经历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在黄州期间,苏轼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对诗歌的影响力
“乌台诗案”不仅影响了苏轼个人的创作,也对整个宋代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此案之后,许多文人开始谨慎用词,避免在诗文中涉及敏感话题。这种自我审查的风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诗歌的自由表达,但也促使诗人更加注重艺术技巧和意境的营造。
“乌台诗案”作为宋代文字狱的典型案例,展现了封建社会文人处境的艰难。它不仅是一个历史事件,更是对文学创作自由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