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柑橘采摘机器人”、“数字农地一张图”.....这些成果让农业更“聪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柑橘采摘机器人”、“数字农地一张图”.....这些成果让农业更“聪明”

引用
1
来源
1.
https://cqwsnews.net/news-detail?id=100368619

11月16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在渝发布了20项智慧农业科技成果。"柑橘采摘机器人"、"基于北斗导航的西南山地丘陵农机无人驾驶系统"、"数字农地一张图"等成果闪亮登场。

据介绍,自2020年11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以来,两地在创新研发、重大项目策划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培育了一批具有区域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此次发布的这20项成果,就是由联盟的15家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研发。目前,已在成渝地区及周边省市推广应用,建立了高标农田、果园、茶园、畜禽养殖场、冷链物流等示范场景,实现了精准种养、病虫害精准防控、和美乡村智治,对推动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的农业精细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绿色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智慧农业科技成果

成果1:柑橘采摘机器人

实现柑橘等经济作物的自动化、精准化采摘,视觉识别精度达到95%以上,平均单个柑橘采摘时长11s,准确率100%。机械臂定位精度在±1毫米内,仿生机械手最大抓取力为5 N,机器人自重不超过50公斤,续航时间在4小时以上。

研发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

成果2:植物根际全要素无损测控技术体系

构建合成涡旋场根系高分辨成像技术,实现不同水分条件下,耕作层(30cm)埋深,厘米级直径根系成像,为农业育种和肥料施用提供高精度根系表型装备。根际全要素动态过程解析技术,实现痕量根际微生物、分泌物、气体的精准测定,为解析根际动态过程提供全新技术。

研发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成果3:物联网智能化果蔬采后供应链管控系统

以物联网技术为纽带,结合人工智能算法,监测目标贮藏库(车)内外不同区域环境参数,云处理终端运用模糊控制理论建立的控制算法处理反馈的信息,指令至目标贮藏库(车)各节点,自动启停库(车)内各功能单元,以确保新鲜农产品保持更佳的状态。

研发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加工所

成果4:基于北斗导航的西南山地丘陵农机无人驾驶系统

全星座全频点卫星导航系统,同时实现单北斗定位导航;通过激光雷达,视觉导航,实现农机库室内外导航无缝对接;路径规划算法,实现农业机器人的智能路径规划;支持多种农机农具控制和云平台多级管理,满足多种通信协议。

研发单位: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天星北斗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成都致靖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成果5:智慧农业管理平台

依托卫星遥感、双光谱无人机、物联网终端、履带农机、视频监控等手段,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物联感知底座;以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为主导,构建专家知识工程体系;以农机智能装备为载体,集成各类农田作业智慧化技术或系统;打造大田数字孪生底座,提供可视化便捷远程终端调度和作业指导。

研发单位: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成果6:高标准农田指挥调度平台

构建基于遥感+物联网的空天地一体农田感知与控制体系,以 AI 赋能的农技问答及灾情灾害辅助决策系统,以区块链为核心的农产品溯源管理体系,解决耕种管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实现“数据预警、田长吹哨、部门报道、处置销号”工作流程闭环。

研发单位: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

成果7:联通青鸾·低空慧眼

提供双眼全链路,支持多种通讯协议,构建统一物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实时数据分析,低空慧眼无人机可以监测农田的湿度和水分分布,优化灌溉系统的性能,按作物需求自动调整水量分配,实现水资源的最优化使用。

研发单位:中国联通-乡村振兴(重庆)数字产业研究院

成果8:地方猪保种与育种系统

系统构建了涵盖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呈现为一体的地方猪保种场数据管理体系;开发了荣昌猪毛色、体尺、体重等育种数据自动采集技术;建立了荣昌猪育种管理系统大数据平台。

研发单位: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

成果9:猪舍多参数自适应智能环控器

通过实时反馈的环境参数自动调整调控装置的控制量,将多个环境参数调控至预先定义的范围内。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猪舍时,仅需修改配置文件。当温度处于舒适区间,而有害气体浓度超出舒适区间时,温度与有害气体之间会发生耦合。

研发单位: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

成果10:立体多层笼养家禽智能饲喂机器人

采用模块化设计,应用AGV、磁条导航、智能传感和自动控制等技术,实现了自主行走、避障、定位,自动称量和投喂饲料等功能。该机器人行走速度为5-15m/min,笼位识别准确率为100%,单次投料量为50-500g(±1%),单次投料用时10-20s。

研发单位: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成果11:丘陵坡地自适应履带拖拉机

采用“铰链调平”技术方案,整机重心不随坡度变化而增加,坡地稳定性更好;履带与坡面为完全接触,支重轮等受力均匀,零部件可靠性高;履带为固定张紧,无跳齿滑带问题产生,产品产业化瓶颈得以解决。

研发单位:重庆鑫源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12:妊娠母猪智能饲喂站

采用先进的RFID识别技术,实现每头母猪个体化数据采集与管理。通过内置的高精度传感器与称重系统,精确记录每头母猪的采食量,自动调整饲料配比,确保每头母猪获得最适合的营养供给。支持智能化湿拌预混料的精确投放,提高饲料利用率。

研发单位: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成果13:数字电商直播数字生态体系

采用“一图概览、横向四库、纵向三级”的总体架构,汇聚全市品牌农产品数字货盘、产品销售数据、三农网红人才数据、电商直播数据、数字农业电商等,加速信息资源整合应用,形成重庆农产品电商直播大数据信息整合、在线调度、综合分析能力。实现数据共享流通,促进数据价值充分释放,支撑数字农业生态服务体系精细化管理。

研发单位:重庆巴味渝珍数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成果14:巴渝和美乡村综合智景场景

以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为重要载体,打造“1+4”综合管理平台架构,“1”即数字地图,“4”即数字党建、数字产业、数字人居、数字治理,实现农业生产智能化、产业服务信息化、乡村生活智慧化、以及乡村治理数字化。

研发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工所

成果15:茶园鲜叶产量品质数字化管理技术

利用茶叶产量健康在线监测小程序识别固定面积内茶树嫩芽数量,精准估测茶叶产量及采摘所需用工量;利用便携式光谱茶叶品质检测仪原位检测包括茶多酚、氨基酸、氮素、水浸出物在内的茶叶品质成分,实时监测茶叶品质状况。

研发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成果16:“山地果树智 +” 果树病害智能诊断系统

基于高光谱成像和手机RGB图像识别技术,结合多种算法,构建山地果树重要病害高精度智能诊断模型,开发智能诊断系统软件及手机终端应用程序,为山地果树重要病害的智能化诊断和高效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研发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果树所

成果17:数字农地一张图

平台由“数字土地”“数字产业”和“数字服务”三大板块构成,创新性地采用了地理分区分层技术,能够精准到农户或企业进行地块信息查询、作物长势监测、土地流转决策等地块级管理,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与管理水平。

研发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信息所

成果18:蚕豆赤斑病病情人工智能评估技术

主要利用无人机遥感平台在蚕豆鼓粒期进行田间高光谱影像采集,评估不同等级赤斑病充分爆发阶段,获得光谱指数的病情评级;定期抽查模型预测结果,当模型预测误差大于门限值时,更新模型训练集,重新训练模型。

研发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油料所

成果19:优质稻智慧化生产管理决策技术

该技术构建了“1+1+4”智慧化生产管理体系框架,利用5G通讯、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数据实时传输与处理。采用物联网传感器、无人机巡检等智能监测技术,开发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实现精准预测与决策。采用智能执行与自动化技术,实现稻田管理自动化。

研发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处

成果20:果园无人靶向施药技术与装备

超声波传感器智能检测果树树冠生物量大小,自动调节农药用量,节约农药30%以上;多段仿形折叠式喷杆,全包裹喷药和定距喷药,增加农药附着率;遥控驾驶和无人驾驶两种模式;最大爬坡角度25°,丘陵山区适应性强。

研发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机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