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林石玉老师浅谈室内环境与健康的基本知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林石玉老师浅谈室内环境与健康的基本知识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81512845_12197515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环境的健康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将从室内环境的基本概念出发,探讨室内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以及如何创造一个有利于健康的室内环境。

什么是室内环境?

室内环境,通常是相对于室外环境而言的,是指由各种建筑材料与室外环境分隔开来的微小空间环境。室内环境的种类和形式丰富多样,不仅包括住宅内风水环境,同时还包括办公室、教室、候车室、医院、商场等各种室内公共场所等。

室内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室内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具有以下特点:

  1. 生物繁殖:室内环境通常较为舒适,有利于人们从事各种室内活动,但因此也有利于其他生物的生长繁殖,使得室内人群接触病原生物的机会较多。

  2. 污染扩散:室内环境的空间相对狭小,有害因素较难扩散稀释,一旦出现污染物,则接触暴露机会更为频繁和密切,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 综合影响:室内环境中的多种有害因素多为同时、综合地作用于人体,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4. 急性与慢性影响:室内环境中的某些有害因素如出现高浓度污染时可导致机体急性中毒,如煤气中毒;但多数情况下,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低浓度长期作用,当人体表现出某种健康危害效应时,一般已经持续暴露较长时间了。

如何创造健康的室内环境?

健康的室内环境有利于室内人群的身心健康,好的风水环境会使人们在室内感到舒适,精神焕发,提高机体的生理功能增强免疫力,降低发病率,增强体质等。创造健康的室内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引入室外有利因素:充分引进和利用室外的有利因素,如八宅生气阳光、新鲜空气等,增加室内日照并且通风换发生气才是好风水。

  2. 开发室内有利因素:充分发挥和开发室内长生位置的有利因素,要一合理分割室内的空间,最重要一点要完善室内的卫生设施才有好的风水。

  3. 避免有害因素:避免室外的有害因素进入室内,如曜杀方空气污染、噪声等。

  4. 减少室内污染:尽量避免室内长生位产生有害因素,耍尽量避免室内的燃烧产物污染室内环境等。

室内小气候与健康

室内小气候是指室内环境中的气候,主要是由于住宅的屋顶、地板、门窗和墙壁等围护结构以及室内的人工空气调节设备如空调等的综合作用而形成的与室外气候不同的室内气候。主要包括室内空气湿度(气湿)、室内空气温度(气温)、室内空气流动速度(气流)和热辐射(周围墙壁等物体表面温度)等四个因素。

室内小气候对室内人群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室内小气候可影响人体的体温调节,当室内小气候变化超过一定的范围时,会导致人体的体温调节紧张,长期作用会降低抵抗力;其次室内小气候还可通过影响室内污染物的浓度,间接影响人体健康,如气温升高可加快室内空气污染物排除室外,且气流越大排除越快;气湿过高时,可导致室内空气污染物在空气中的停留时间增加,使室内空气污染不易排除室外。

适宜的室内小气候可使人体的体温调节机能处于正常状态,使人们又良好的温热感,有利于工作和休息。室内小气候根据人体温热感的舒适程度规定了室内小气候中气温、气湿和气流的相关标准。

评价室内空气质量的指标

评价室内空气质量常用的指标主要有四个,分别为二氧化碳、微生物和悬浮颗粒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根据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应保持在0.07%以下,最高不应超过0.10%;室内微生物(细菌、病毒)主要采用细菌总数作为评价指标,一般室内细菌总数不应超过2500cfu/m3;室内可吸入颗粒物的日平均最高容许浓度为0.15mg/m3;室内一氧化碳的1小时平均浓度应≤10mg/m3;室内二氧化硫的1小时平均浓度应≤0.50mg/m3。

室内日照与健康

室内日照是指通过门窗等射入室内的直射太阳光,不包括室内的人工照明如灯泡、灯具等。其中太阳光主要有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室内拥有充足的日照,能保证人体的健康,增添舒适感。

太阳光中的红外线对健康的影响

红外线可使机体产生温热感,促使全身或局部血管扩张,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进入室内的红外线,可直接照射到人体表面产生温热的感觉;还可照射到室内的物体和墙壁表面,提高室内的温度和热辐射,使人体产生温热的感觉。

日光紫外线对健康的影响

日光紫外线对健康具有许多重要的作用:

  1. 抗佝偻病和软骨病:特别是在抗儿童的佝偻病和抗孕妇、哺乳妇女的软骨病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2. 杀菌作用:紫外线照射3h,对多种细菌的杀灭率可达到81%-98%。

  3. 提高免疫力:长时间低剂量接触日光紫外线可增加机体对传染病的抵抗力,降低传染病发生率。

  4. 消炎止痛:紫外线具有一定的消炎、止痛作用。

  5. 保护皮肤:紫外线可使皮肤产生黑色素,防止皮肤吸收更多的紫外线,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

我国室内日照和采光的标准

我国北方大城市的大寒日室内日照时数不少于2小时,北方中小城市和南方大城市大寒日室内日照时数不少于3小时,南方中小城市和西南地区冬至日室内日照时数不少于1小时,但老年人居住的建筑冬至日的室内日照时数不应低于2小时。《住宅风水设计规范》室内的起居室、卧室、厨房和书房等区域的采光系数不应低于1%,窗地面积之比不应低于1:7;居室内楼梯间的采光系数不应低于0.58%,窗地面积之比不应低于1:12。

日常生活中居室环境日照、采光和照明的注意事项

日常生活中居室环境日照、采光和照明应注意以下问题:

  1. 充分利用日照:居室内的环境应充分利用外界环境提供的日照条件,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能获得冬季日照。

  2. 保证采光要求:为了保证居室内的采光符合健康要求,应保证居室内门窗的大小,使居室的窗地面积的比值不小于1/7。

  3. 适宜的照明照度:居室内照明的照度大小应适宜,一般居室内人工照明的照度应在50~100 lx(勒克斯)。

  4. 均匀的光照分布:居室内的照度应该保持恒定,分布应均匀,避免炫目。

不良建筑物综合征

不良建筑物综合征也称风水病态建筑物综合征,是指某些建筑物由于室内污染、空气交换率低导致该建筑物内的人群产生一系列症状,表现为眼、鼻、咽部有刺激感、头痛、易疲劳、嗜睡等非特异性症状,离开建筑物则症状消退。该病是由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引起的,除污染和通风不良外,还可能与温度、湿度、采光、声响等舒适因素失调以及情绪心理反应等有关。

建筑相关疾病

建筑相关疾病是指暴露于室内生物和化学物质(如真菌、细菌、内毒素、霉菌毒素、氡、一氧化碳和甲醛等)所导致的呼吸道感染和疾病、心血管疾病、肺癌和军团菌病等疾病。与不良建筑综合征相比这些疾病病因可查,而且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患有建筑相关疾病的人群离开室内空气质量不良的建筑物后,症状不会很快消失,仍需特殊治疗,且康复期通常较长,且完全康复或症状减轻需远离致病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