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圣约翰堂:百年教堂里的历史回响
苏州圣约翰堂:百年教堂里的历史回响
苏州圣约翰堂(St. John's Church)位于十梓街,毗邻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基督教教堂。这座始建于1915年的礼拜堂,最初为东吴大学的师生服务,其设计者是当时在中国享有盛誉的Algar & Co建筑事务所。教堂内保留着1881年首堂的纪念石碑,见证了苏州基督教发展的历史。
苏州圣约翰堂,1910年代(来源:Missionary centenary 1819-1919)
圣约翰堂外观(拍摄时间:2024年3月)
圣约翰堂细节(拍摄时间:2024年3月)
扩改建
圣约翰堂矗立于苏州十梓街,毗邻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这座始建于1915年的基督教教堂,原为东吴大学的礼拜堂,主要服务于该校四五百名男同学和景海女塾的几百名女同学。
1915年,中华监理公会收到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圣约翰堂的专项捐款13000美金,用于建设新礼拜堂。文乃史在给母会的信件中提到,有六家建筑工作室的方案入选,即使是选择了价格最低的方案,捐款也只能刚刚够用。根据文乃史的记录,Algar & Co(Algar & Beesley)建筑事务所是圣约翰堂的设计者。这家在上海注册的英国建筑事务所,在中国非常有名,曾设计过安妮女王风格的圆明园公寓、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大楼以及李鸿章在上海的私邸(即张爱玲故居)。
初始建
监理公会在苏州的首堂——“耶稣堂”初建于1881年,1882年1月建成,由1874年入华的潘慎文负责修建。首堂由美国肯塔基州的Buffington先生捐款修建,为感谢他的夫人,将首堂命名为Nicolas Chapel(尼古拉斯耶稣堂)。首堂可容纳250人,主要服务博习书院(东吴大学前身)的学生。“首堂”1881年的纪念石碑,至今仍保留在圣约翰堂中。
《传教士之音》记载了一个温暖的修建故事。一位名为JDT的工人在修建东吴大学孙堂时受洗入教。在建设圣约翰堂时,他分文不取,还用自己的积蓄支持建设。他微笑着说:“天父无时无刻不在帮助我,因为在我工作的2个月中,除了周日和晚上下雨,每天都是晴空万里。”
新生命
圣约翰堂的第一任华人主任牧师是李政道先生的祖父,李仲覃牧师。仲覃牧师原籍江苏南汇,排行第二。其父李子义牧师早年跟随蓝柏传教士来到苏州,并在周边宣教。仲覃牧师毕业于博习书院,毕业后得到宫巷书院孙乐文校长的赏识,留校任教并兼任牧师之责。他与长兄李伯莲一起,教授国文、数学、地理和宗教。
关于圣约翰堂的发展,读者可以参考堂公众号的介绍。值得一提的是,李仲覃牧师一家的住所就在圣约翰堂对面,是一座老式别墅。李氏家族在苏州的历史,尤其是与圣约翰堂的渊源,为这座教堂增添了更多人文色彩。
李家子弟自小在东吴大学附近长大,接受中西交融的教育。关于李政道先生的出生背景,有些纪念文章称其出生于富裕家庭,实际上并不准确。李政道先生属于牧师世家,祖上无官无商,谈不上富裕。再加上代代子女众多,称其为知识分子家庭更为贴切。
本文旨在追忆政道先生和李氏家族在苏州的历史记忆,RIP政道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