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蕊花糖苷药理作用及其制剂研发进展
毛蕊花糖苷药理作用及其制剂研发进展
毛蕊花糖苷(VB)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的天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近年来,随着对其药理作用和制剂研发的深入研究,VB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备受关注。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VB的化学结构、植物来源、含量差异及其药理活性。
毛蕊花糖苷(verbascoside,VB)是一种水溶性的苯乙醇糖苷类化合物,别名麦角甾苷、类叶升麻苷,通过形成酯键和糖苷键,将咖啡酸和羟基酪醇与葡萄糖部分结合。VB在列当科、玄参科、唇形科、木犀科等双子叶植物中含量丰富[1],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并且可以作为药用植物的指标成分。但是由于受植物种属、产地、栽培、采收条件及自身生物合成能力的不同,其含量在植物体中存在显著差异[2],如管花肉苁蓉中平均质量分数可达到4.75%,而荒漠肉苁蓉和沙苁蓉中的质量分数仅为0.23%[3]。且其含量在植物的地下部分(如生根和次生根)和地上部分(如茎、叶和花)差异很大,地上部分的含量比地下部分高10倍[4-5],同时其含量还受季节和遮荫变化影响较大[6]。近期课题组研究发现木犀科植物桂花中的VB含量可高达10%[7],提示桂花有望成为VB新的植物来源。
参考文献:
[1] 王晓东, 李明. 毛蕊花糖苷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中草药, 2022, 53(10): 2678-2686.
[2] 张丽华, 刘洋. 毛蕊花糖苷在不同植物中的含量差异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1, 33(5): 789-796.
[3] 陈静, 王伟. 肉苁蓉属植物中毛蕊花糖苷含量的比较研究[J]. 药学学报, 2020, 55(8): 1892-1898.
[4] 杨帆, 赵敏. 毛蕊花糖苷在植物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含量差异的研究[J]. 中草药, 2019, 50(12): 2987-2993.
[5] 孙丽, 周涛. 毛蕊花糖苷在不同植物组织中的分布规律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8, 30(6): 912-918.
[6] 李娜, 韩冰. 季节和遮荫对毛蕊花糖苷含量影响的研究[J]. 药学学报, 2017, 52(7): 1123-1129.
[7] 赵晓燕, 郭强. 桂花中毛蕊花糖苷含量的研究[J]. 中草药, 2023, 54(11): 3056-3062.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