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闹钟响了,就该再睡一会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闹钟响了,就该再睡一会儿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636486

闹钟响了,你是不是也经常选择再睡一会儿?这种现象其实很普遍,科学研究发现,适当赖床不仅不会影响健康,反而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赖床现象普遍存在

201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近70%的20-29岁年轻人在闹钟响起后不能立刻起床。近期发表在《睡眠研究杂志》的一项研究也发现,69%的受访者会使用"再睡一会儿"功能或设置多个闹钟。


图片来源:网络

研究者采访了参与者,发现最常见的原因是"无法醒来/太累了"。毕竟每天工作已经让人精疲力竭,晚上说不定还要加班熬夜,身体和大脑早就超负荷运转了,区区几个小时根本不够睡。

适当赖床有益健康

最新的科学研究发现,闹钟响后,赖会儿床、再小睡一会儿,可能对我们的身体更好!

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研究团队招募了一批参与者并把他们分为两组,一组为"小睡组",他们需要在起床前30分钟设置第一个闹钟,接着每隔9~10分钟闹钟响一次;另一组为"直接起床组",参与者在闹钟响后立刻起床。

研究者意外地发现,闹钟响后小睡30分钟能显著改善认知能力,包括算数的速度、情境记忆和认知控制的能力。


小睡组的运算能力、情境记忆以及认知控制水平在醒来40分钟内得到了提高
图源:参考文献[2]

此外,小睡一会儿还能提高清晨皮质醇水平,让你起床后更加警觉,心情更加愉快。良好的心情,乐观的态度,敏捷的认知思维,再加上充足的精力,工作效率可以得到提升。

研究者解释说,这是因为人从睡眠到清醒状态存在一个过渡期,这个过渡期被称为睡眠惯性。在这段时间内,人们会经历暂时的迷糊、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下降,随着清醒时间的增加,这种状态会逐渐消散。

来自神经科学的研究也发现,睡眠和清醒状态下我们的神经活动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当进行状态切换时可能会出现延迟。而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一定时间的睡眠惯性可以让我们在偶然醒来时快速入睡,帮助我们更好保存体力,而30分钟的赖床小睡时间可能有助于缓解睡眠惯性,并改善醒来后的认知功能。


醒来后会立刻出现睡眠惯性(绿色线条),并在约半小时后消失
图源:参考文献[4]

如何无痛起床

根据实验,我们可以设置3~4个闹钟,温柔地叫自己起床。

第一个闹钟,尽可能轻柔一些,可以是iPhone的睡眠闹钟,音量循序渐进,旋律清新明快;可以是智能手表,用手腕上的震动唤醒;也可以是窗帘自动打开或者准备一个模拟日出光线的自然唤醒灯。

然后,每隔9~10分钟设置一次轻柔的闹钟,让自己在最终清醒前再浅浅睡三次,以此减少被惊醒带来的不适感,让你更容易清醒。

当然,这个床总是要起的,不能无限的小睡下去,记得在起床的最后时刻换一个同样温和的铃声,告诉自己真的要起床了。

总之,闹钟响了再小睡一会儿,其实是个明智的选择!不要再觉得自己错了,我们这是为了更好地开始新一天~

参考文献

[1] Roitmann, E. (2017). To snooze or not to snooze: The truth about the snooze button. To Snooze or Not to Snooze: The Truth About the Snooze Button — WITHINGS BLOG

[2] Sundelin, T., Landry, S., & Axelsson, J. (2023). Is snoozing losing? Why intermittent morning alarms are used and how they affect sleep, cognition, cortisol, and mood. 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 e14054. https://doi.org/10.1111/jsr.14054

[3] Stepanski, E. J. (2002). The effect of sleep fragmentation on daytime function. The Effect of Sleep Fragmentation on Daytime Function, 25(3), 9–276.

[4] Hilditch, C. J., & McHill, A. W. (2019). Sleep inertia: Current insights. Nature and Science of Sleep, 11, 155–165. Sleep inertia: current insights | NSS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