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融合德育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中学体育融合德育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新时代体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下充分发挥出德育教育的价值。体育融合德育教育不仅能实现传授运动技能和提升运动能力,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在体育教学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体育与德育的协同发展。
中学体育融合德育教育的历史演进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学校体育德育教育主要向西方国家学习,德育内容丰富且能够考虑到学生本位。新中国初步探索期则表现出“以俄为师”,德育教育以社会需求为主导。改革开放至新课改期间,学校体育德育进入快速发展期,德育教育开始由社会需求向体育学科需要与学生自身需要拓展。进入新时代,学校体育德育教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期,加入了体育核心素养,实现了体育课堂中更加全面、科学、合理的德育教育。
中学体育融合德育教育的本质与功能
19世纪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提出“建设学校德育环境必要性”的观点,强调品德是由环境和权威人物决定,社会环境是德育的主体。杜威则从教育实践角度创立了道德的渗透学说,认为教育和生活关系是不可分割的,教师在对学习者实施融入品德教学时,不要照本宣科,而应当在生活实践中吸收有效的教育材料,从而逐步把道德渗透到生活当中。
根据马克思主义人学原理和新时代教育理念,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地创造文明的社会实践。人的本质有社会本质、人格本质、实践本质与生命本质四大要素。因此,德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社会本质和人格本性的优化发展。
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主要体现在培养健康的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身健体是体育的基本功能,中学体育融合德育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展和机能发展,促进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提高机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学校体育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是指通过系统且优良的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形成一定的体育道德认识、体育道德情感与体育道德行为。学校体育德育的本体功能和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个体的体育品德发展与完善。
中学体育融合德育教育的意义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我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时的状况与现在我国在奥运会中的实力地位进行对比,让学生明白中国如何从外界眼中的“东亚病夫”向“体育强国”转变的,以此激发学生的锻炼健身意识。
在当今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下,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要有能够合作共赢、良性竞争的团队意识与竞争意识。在学校教育中,最能够直接反映出团队与竞争的莫过于体育课程,众多体育项目与教学内容都蕴含着培养学生团队与竞争意识的德育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社会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也导致许多学生从小娇生惯养,受到父母以及隔辈的过度保护,生怕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一点差错,这也导致了很多学生的抗压、抗挫等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乏独立自主的思维,在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选择逃避或者依赖他人,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仅是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就难以招架没有良好的心理建设,如若进入社会生活中更是会难以生存。
而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不断地练习与磨砺,不仅增强了身体素质,还能够学会积极面对挑战,帮助学生逐步树立直面困难,顽强拼搏,解决困难的优良品质,让学生们不仅能够正确看待学习中的问题,更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生活中赋予人生更高的追求。
结语
“立德树人”始终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心环节。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是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关键之处,也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中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在新时代背景下,将中学体育与德育教育相融合不仅能够培养德才兼备的、全面发展的、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还能够为学校体育教学提供新的视角。中学体育融合德育教育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本文在“立德树人”理念的引领下,结合中学体育的教学实际,针对中学体育融合德育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教师德育意识、体育德育内容、体育德育方法、体育德育评价以及体育德育载体五个方面,提出中学体育融合德育教育的实践路径,旨在体育课程除了发挥其增强体质、掌握技能的功能外,提高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
尽管本文对中学体育融合德育教育进行了一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但还是存在文字表述差、缺乏相关教学经验、样本数据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问题。对于上述的不足,会在后续继续完善学习,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结合其它学科和学段,增加样本量,更多的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多角度进行差异性分析,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深入探索,全面了解开展情况,为体育融合德育教育的发展和一线体育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可参考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