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气候异常 果农和果樹最先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气候异常 果农和果樹最先知

引用
1
来源
1.
https://si.taiwan.gov.tw/Home/citizensSay/view/3010

每年11月开始进入柑橘产季,柑橘是台湾分布最广、产量最高且产值最大的果树,种类繁多,包括椪柑、桶柑、柳橙、麻豆文旦、白柚、柠檬等。2023年农业统计年报显示,全国栽培面积达2.4万公顷,其中椪柑种植面积最广,柳橙次之。本文通过南投中寮柳丁农友朱昌辉和台中大坑椪柑农友谢朝义的故事,分享他们在面对气候异常时的种植经验和心得。

“有机”路上慢慢破关

2008年,朱昌辉加入“溪底遥学习农园”契作柳丁,同时开始与主妇联盟合作社合作。在正式返乡务农前,朱昌辉在外工作,仅在假日回家陪伴父母并兼职务农。后来在溪底遥创办人冯小非的邀请下,他决定全职务农。“溪底遥帮我销售,我才敢回来。不然既要种植又要销售,困难度很高。”朱昌辉是溪底遥第一位契作农友。“对土地友善”是溪底遥学习农园的信念,朱昌辉一直以无农药、无化肥、不使用除草剂的方式栽培柳丁和照顾土地。


朱昌辉以无农药、无化肥、不使用除草剂的方式栽培照顾柳丁。

2019年底,朱昌辉的果园通过有机验证。“一开始,从惯行转无毒,先面临产量大减,期间的经历如大家常听到的那样,转型后过了五、六年,慢慢摸索出方法,产量也稳定回升。”朱昌辉回忆,当时做无毒栽培将近十年,和有机栽培使用的资材都一样,自己的栽培技术也相对成熟,动念想找第三方认证。他笑着说,申请认证最忙的就是稽核时要缴交很多文书报表。


朱昌辉的果园于2019年底通过有机验证。

谈到大学念园艺,“我对于园艺有点兴趣,但学校学的跟实际遇到的不完全一样。”朱昌辉回忆起刚返乡全职务农时,千头万绪,当时资讯不像现在发达,资材也不像现在丰富,面对各种困难全靠自己摸索。“学校教的偏重理论。老实说,大学刚毕业,要我把一棵树从A移到B,我不会。怎么挖、怎么修剪、怎么断根,我都不懂,经验都在工作中累积,果树栽培也是做中学。”朱昌辉的柳丁果园传承自祖父,从小在这里长大,假日、寒暑假都在果园帮忙。

久旱不雨、连续降雨都是考验

市面上常见的柳丁苗,多以广东柠檬作为砧木,意指树苗基部为广东柠檬,上面接柳丁。朱昌辉回忆,大概3、40年前,台湾的柑橘类多使用酸桔为砧木,后因广东柠檬发育较快,酸桔的发育较慢,苗商只需花一两年时间育苗,时间、成本等考量,广东柠檬成为主流,直到现在。“过去,父亲种植时,需和苗商买苗。”直到1994年左右,朱昌辉开始尝试自己育苗,“当时我还不清楚酸桔对线虫的抗病性如何,也不了解它的优势,只听老一辈说,用酸桔当砧木的柳丁比较甜。”朱昌辉笑着说,自己傻傻的,误打误撞,后来发现两者栽培出来的柳丁风味差别不大,但酸桔为砧木树苗根系、树势、抗病能力、发育能力都更强。目前朱昌辉果园里约一半果树改以酸桔为砧木的树苗。

“果树几乎都在山坡地,山坡地排水较好,因为果树怕湿,只要连续下雨三、四天,一般果树的细根容易受损,营养吸收变差,果實的风味就改变了。”面对气候异常,朱昌辉认为最大的挑战是水,返乡务农十多年,耗費最多的心血和金錢在水路佈建,“容易出泉水或積水處,底下都埋有排水管。”為了解決有澆水需求時又偏逢久旱,朱昌辉耗资百万元建设蓄水池。


为了解决有浇水需求时又偏逢久旱,朱昌辉耗资百万元建设蓄水池。

此外,朱昌辉的果园每年至少浇水三次,第一次是一月果实下树后,提供大量水分,搭配浇灌落果制成的酵素,相当于补充氮肥,让果树恢复树势,这时期也是最干旱的时期;之后分别于三月和五月再陆陆续续补充水分。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朱昌辉的柳丁通过“友善石虎农作”验证,在认识的农友鼓励下申请。“申请标章时,没有特别做什么调整,顶多是割草时,把草留长一点,至少30公分高。”朱昌辉的果园不使用抑草席,也没有建设温室。朱昌辉开心地说,装设相机约三年,有两年记录到石虎出没在他的果园。


2020年,朱昌辉的柳丁通过“友善石虎农作”验证,为保育动物尽点心力。

气候异常植物首当其冲

谢朝义拥有超过40年种植椪柑的经验,1985年加入大坑柑橘研究班,1988年加入柑橘运销班,参加过许多农业单位的研习课程,也参加中兴大学举办的农民学堂,主要作物是椪柑和美人柑。


谢朝义的果园有家人一起帮忙管理。

约四、五年前,在洋香瓜生产者范玉芳引介下,成为主妇联盟合作社的生产者。“接触主妇联盟合作社后,逐步调整减药栽培。”他谈到,不使用除草剂,保留杂草涵养地力,改以背负式割草机进行果园管理。

“早期是惯行为主,后来有专家学者到产地上课教学,慢慢改变,选择适合当地的种植方式。”谢朝义回忆,早期的田间环境较现在好管理,过去的天候也更适合柑橘生长,气候异常,对果实生长影响很大。以往过了中秋,日夜温差渐大,天气也渐渐转凉,到了十月下旬,通常不需要担心阳光过强的问题,“这几年,冬天好像快要不见了。”谢朝义说,阳光太强,容易让果皮出现橘红一块,像烧伤那样,也会出现延迟柑橘转色时间。


椪柑表皮上的粉末,是以石灰水为柑橘作防晒的痕迹。

“现在最伤脑筋的问题是气候变化,太热、雨水过多,或久旱不下雨,这些都是自然界给的考验,最难应付。”谢朝义感叹,面对气候的微变化,人类比较不敏感,但作物的感受很强烈,且直接出现变化。

谢朝义的果园位在台中大坑的山坡地,四面环山,灌溉用水引自大甲溪,入白冷圳。“这五、六年加强水线建设,以前的气候比较顺,立春时雨水就来了,之后陆陆续续都有水,现在从过年到五月,经常缺水。”根据谢朝义近年的观察,气候异常,不是长达几个月不下雨,就是入夏后突然连续几天强降雨。因此,排水和浇水设施更显重要。

每年东北季风报到时,冷风从大雪山上吹下,先过东势,再到新社,抵达大坑,谢朝义分享这个大坑橘子品质好、风味佳的“独家配方”。11月果实进入成熟期,强劲的冷风助攻下,加速甜度转换、色泽也会更好看。

合作社首重安全不要求外观

谈到“坊间流传:柑橘类多农药”的迷思。“柑橘的挂果时间长达一年,处在自然环境中,也较难避免病虫害问题。”谢朝义细数常见的虫害,当幼果被蓟马爬过,果皮会呈现不规则的疤痕,对产量影响不大,对外观的影响较大,接着果实体积肥大初期时,锈蜱虱吸食果皮,造成果皮黑黑的,像“火烧”,但风味不受影响。早期谢朝义的柑橘透过共同运销,销往大型果菜批发市场,主流市场喜欢漂亮的橘子。他说,主妇联盟合作社不要求外观,首重安全,好吃排第二。

“柑橘类要达到果形完整、果肉细致、果汁丰盈,从开花期就要开始注意硼和钙的补充。”谢朝义说,钙是建造植物细胞壁的养分,像保护墙,当植物缺钙,细胞壁变薄弱,容易生病,品质变差、不易保存;硼则是植物的营养素,让作物的花朵开得更多更好、花粉有活力,当作物缺硼时,花势较弱、着花着果不佳、容易落花落果,也会影响到后期的生长。关于挑选柑橘类的诀窍,谢朝义说,果皮光滑,“饱重饱重”(台语),意思是拿起来有点重量表示水分充足,皮厚的话纤维就粗,反之,皮薄果肉较细致。


柑橘要果形完整、果汁丰盈,开花期就要开始注意硼和钙的补充。

尽管时序已入秋,柑橘果园仍不减生机且缤纷,正如苏轼曾诗作:“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文章出处:绿主张

关于有限责任台湾主妇联盟生活消费合作社

我们集结有健康概念和环境意识的消费者,寻找或开发有共同理念的生产者,提供安全、健康、友善环境的生活必需品。

从生产、加工、包装、运输、使用到废弃,选择对环境的冲击程度低,相对友善环境的产品。并透过对生产环境的亲近与了解,重温人与土地之间的情感,以计划性消费与合理价格给予在地生产者支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