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vs机构:股票投资是个好生意吗?
散户vs机构:股票投资是个好生意吗?
在雪球,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已经成为显学,生意模式、护城河和长期主义炙手可热。遗憾的是,股票投资这门生意,也就是基金公司的业务,恰恰与巴菲特倡导的相反——股票投资是一个最接近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
股票投资是个好生意吗?
如果我们单纯得去看,基金公司实质是服务业,因为资金是自由流动的,所以客户价值和竞争壁垒非常简单:投资者教育+帮助投资者赚取超额收益。
股市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不论是基本面分析、技术面分析和资产配置理论,都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投资者教育业务,实际上和新东方、学而思和商学院差不多,但是更不具备规模效应。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门槛是50万,而真正高质量的客户,投入股市的资金规模应该要在500万——这种客户分布零星分布在各个城市和渠道,很难去开发、维护和拉新。
再说赚取超额收益,主要取决于几个因素:
- 投研团队
一个好的基金经理,应该要具备实业经验、会计知识和广泛的行业视野,这个要求实际上非常之高。有些基金公司企图给基金经理配置个分析师团队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很遗憾我们人类的大脑并非分布式计算机,再好的分析师团队,也需要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真正做出决策。
这也意味着,股票投资实际上是一门手艺,高度依赖于基金经理的个人技术。
- 信息不对称优势
现在是21世纪,互联网咨询过于发达——无论是个人、机构甚至企业内部人员,都很难构建信息不对称优势。当年巴菲特去乡下农民手上回收股票倒卖到市场,这种事情很难继续发生。价值投资鼻祖,格雷厄姆在去世之前也不得不承认,随着分析师、量化工具和流动性的增加,也公开放弃了“捡烟蒂”式的价值投资。如果信息不对称优势真的有效,那么最终赢得市场的也是企业自身管理层,而非基金公司。
- 资金规模
那么,资金规模能成为基金公司的护城河,去赚取超额收益吗?关于这一点,股神巴菲特已经给了非常清晰的答案——资金规模是超额收益的敌人。资金体量从几千万到几个亿也许有规模效应,能够覆盖基金公司自身的运营成本,但超过几个亿就很可能开始变成反规模效应——小市值股票、烟蒂股策略无法容纳太多资金。
综合来看,股票投资最多只能是一门手艺,很难成为一个真正的好生意。反映到市场格局就是,基金业CR10市场份额只有40%,如果考虑指数和散户的资金,主动基金CR10的市场份额甚至很可能不到10%。
股票投资如何成为一个好生意?
幸运的是,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餐饮业也是苦生意,但是肯德基、麦当劳和海底捞,也通过战略选择构建出了自己的护城河,持续获得超额利润。基金公司应该如何进行战略选择,构建自己的护城河,把股票投资做成一个好生意呢?
- 开发指数投资,构建规模效应——先锋基金
众所周知,指数投资赚的就是个资产配置和平均收益的钱,也几乎不依赖基金经理的个人能力。那么指数资金规模越大,平摊下来的管理和销售成本就越低,也就越有明显的规模优势。最终以量取胜,压制各种主动基金和小私募基金。
- 聚焦长线投资,基金经理活到老干到老——伯克希尔
巴菲特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长线投资这一条路也不好走,需要几个天时地利人和。首先,基金经理不仅能力要强,并且不犯什么大错误,还得愿意终身作为牛马去管理资产;其次,这个基金经理运气要好,一开始投资就得碰到个牛市,否则在职业生涯的早期可能就泯然众人了;最后,要构建长线投资的企业文化,和培养长期持有的客户群/股东群。
- 聚焦短线投机,从资管行业变成博彩行业——大多数基金
众所周知,赌徒可能不赚钱,但是赌场一定是赚钱的。在短期内,一定会有某些股票取得惊人的收益,这些股票可以是科技股,也可以是红利股,还可以是某个行业股,更可以是明星基金经理——偶像崇拜是人类几千年的传统。
基金公司相比散户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利用大数效应,不管是什么策略、主题、行业和明星基金经理,多开几个牌桌,总有一些牌桌的客户赚到大钱,当然也会有一些牌桌的客户亏到大钱。但不管谁亏谁赚,基金公司肯定能赚到不错的管理费。
如此一来,基金公司就具备了规模效应:资金体量越大,越能多开几个牌桌。牌桌越多,来打牌赚到钱的客户也越多,也越能去营销吸引客户,这样生意逻辑就闭环了。
散户相对机构的竞争优势在哪?
一个认真的散户相比基金经理,其实投研能力都差不多,在投资这件事上很难说谁比谁聪明太多。散户作为个手艺人,主要优势就是没有管理成本,不需要和老板写PPT汇报为什么要重仓某只股票,也不需要说明为什么要买某只非热门股;另外,散户没有短期业绩和赎回压力,能够长线持股;劣势则是精力和时间,一般散户难以花大量时间去研究股票。
据说在基金公司,超过5%的仓位就需要开会决策,而且买非热门股的压力很大——如果你大仓位买茅台亏了也就亏了,大家会骂年轻人不喝白酒,该死的茅台是怎么回事;但是如果你大仓位买入西部水泥,大家会骂你这该死的基金经理是怎么回事。
散户要构建股票投资的相对优势,实际上各门各派的大师也说得很清楚了——聚焦提升手艺,避免短期交易,适度集中和分散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