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八路军三大主力师到四大军区:抗战时期的编制演变史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八路军三大主力师到四大军区:抗战时期的编制演变史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33605411_121166553

八路军从最初的三大主力师到抗战胜利前夕的四大军区,其编制体系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这一变化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战略考量?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这段鲜为人知的抗战历史。

八路军编制演变概述

我们都知道,1937年抗战初期,我陕北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共有三个主力师,即:115师、120师、129师。但到1945年抗战胜利时,曾经的三大主力师编制几乎早就没人提及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四大军区,数十个分军区。

从三大主力师,到四大军区,八路军的编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游击战理念下的编制转型

其实和许多人印象中的不同,八路军三个“师”的称呼和番号其实早在1940年之后就基本没有使用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以各地的军区和军分区来指挥八路军各部队,这种变化的根本在于我军抗战战术的转变。

1937年抗战初期,我军改编为三大主力师,是秉持着和日军打正规战的目的去的,因此全军集中变成了三大主力师。抗战初期我军的主要战役也是以师为编制进行指挥的,比如115师的平型关大捷,120师的雁门关伏击战,129师的夜袭阳明堡。

这种正规战其实和国民党部队的正明抵抗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没过多久我军就发现了问题,我军和日军实力差距太大。对于武器兵力均处于劣势的八路军来说,这种正面抗战极其不利,因此我军便有了分军进行游击战的作战想法。

1937年8月在陕北洛川召开的关于八路军出师抗战战略总方针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游击战理念:“把国内革命战争集中使用的正规军,转变为抗日战争分散使用的游击军。”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八路军就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全军以师旅团为编制集中进行运动,而要转变为以营团为编制分散发展。

不久后八路军各大主力师就进行了分兵:115师主力去晋西南(后来去了山东)、115师一部去往晋东北(聂荣臻率领的晋察冀部队);120师去了晋西北,负责保卫陕甘宁边区,成立了后来的晋绥根据地;129师则去了晋东南,后来成立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这还只是大体上的分兵,实际上再地方,各师各旅也在进行分散发展。

军区编制的诞生与发展

伴随着各个部队的分散发展,军区这种独特的编制开始新鲜出炉了。当时八路军深入敌后发展,开展广大的游击作战,主要作战范围就是广大的农村和中小城镇地区。日军兵力有限,只能占领重大城市与交通铁路等主要干线,因此就给了八路军在农村发展的机会。

依靠农村和中线城镇,八路军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组建起来了各大抗日根据地。这里要注意抗日根据地其实就是一种独特的政治政权组织形式,因为日军占领大城市,因此我军的抗日根据地只能零散的分布于各地。

军区便是正式建立在抗日根据地这一政治基础之上的军事体制。抗日根据地往往依托于各个乡村和小城镇,因此便在村镇的政权基础上成立了保卫当地的XX抗日纵队、XX支队。比如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县大队、区小队就是如此,一个区是一个小队,一个县是一个大队,一个市便可能是一个新编或者XX独立团。

这种军区部队根子上便是八路军八路军主力部队以营、连、排、班的形式分散到各县、乡、村组建而来。随着不断地训练和战斗,这些部队最终又全部被军区领导统一指挥起来,这就成为了我军的军分区,然后军分区组成二级军区,二级军区组成一级军区。

八路军总部直属的便不再是三个师,而是通过指挥各个一级军区,然后由各个一级军区再下发命令到二级军区-军分区。八路军最早的军区创建就是著名的晋察冀根据地,当时聂荣臻率领115师独立团、骑兵营、教导队等约3000人分兵开辟了敌后根据地。

因为聂荣臻本身手里的部队就比较分散,如果再以115师的番号指挥部队也不利于部队分散发展和扩展。于是再建立晋察冀军区之后,聂荣臻便将晋察冀军区分为了四个支队,然后每个支队再分散发展,后来发展到四个旅,四个师。

在这个时候基本上晋察冀军区便再没有提过115师的番号了,而是关于晋察冀军区独立1师1旅等名号。

编制演变的具体过程

实际上我军真正以三大主力师活动的时间很短,基本就是1937年到1938年早期一段时间。晋察冀军区在1937年下半年就已经成立,剩余的115师进入山东后在1938年12月便统一整编为了八路军山东纵队。

后来山东纵队和115师发生矛盾,于是中央便在1941年和1942年分别将徐向前、陈光、朱瑞等人调回延安,山东军政全部统一指挥调整为山东军区。1943年3月起,中央对山东地区的八路军就开始直接称呼为“山东军区”,山东军区主力便是山东军区的1-8师,至于115师则已经成为了历史。

120师在1940年消失,这一年11月7日晋西北军区成立,1942年晋西北军区并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1938年4月,129师建立了晋冀豫军区,1940年成立了太行、太岳、冀南3个军区,著名的陈赓大将就是太岳军区司令。

其实《亮剑》影视剧这里就有出入,李云龙到这一时期就不应该继续称呼旅长了,而是应该叫陈司令了。基本上在1940年之后陆续八路军三大主力师的称呼就基本消失了,只保留了番号方便和国民政府谈判而已。

从事实上来说八路军已经从过去的师-旅-团的大兵团作战编制,转变为了一级军区-二级军区-军分区的游击战编制。在1945年初,八路军共有晋察冀、山东、晋冀豫、冀鲁豫、晋绥、河南六个总部直属的一级军区,每个一级军区下辖不定数量的二级军区。

到抗战胜利前夕,冀鲁豫军区并入晋冀豫军区合称为晋冀鲁豫军区,河南军区则并入中原军区。于是八路军便有晋察冀、山东、晋冀鲁豫、晋绥四大一级军区;新四军还有一个华中军区也属于一级军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