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历史的尘埃——职场萌新苏轼在凤翔:白面书生遇黑脸上司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历史的尘埃——职场萌新苏轼在凤翔:白面书生遇黑脸上司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1MB62L305567NIG.html?spss=dy_author

也许很多人还不知道苏轼和陕西的渊源。他不仅到过陕西,而且在宝鸡凤翔开启了他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挂职凤翔的三年虽然没有日后苏轼在杭州、徐州等地做官有名,更不及他被贬黄州、惠州、海南传说多,但当年的小萌新,在西府这块颇具历史文化积淀的地方,也留下不少美谈。其中最有趣的莫过于他和上司陈希亮“不打不成交”的故事。

改,改,改,重写

苏轼入职的首任领导叫宋选,俩人性格互补,相处融洽。之后,接替宋选任凤翔太守的陈希亮却大不相同,让初入社会崭露头角的苏轼头一次在职场遭遇挫折。

陈希亮,字公弼,武将出身,是一个嫉恶如仇、刚正勇毅的人,为官清廉无私。据说,他任长沙县令时曾抓过一个僧人,这个僧人仗着与权贵有交往随意占据百姓土地,大家敢怒不敢言。陈希亮最终将这个僧人法办,全县的人都很震惊。

后来陈希亮到雩都县(现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见当地巫师搜刮百姓钱财祭鬼,便明令禁止,还强行遣返巫师回家乡耕田为农。《宋史》里有他的列传,说他“为人清劲寡欲,不假人以色,自王公贵人,皆严惮之。”

这样的资历,加上他平日严厉苛责、不苟言笑的特点,与青年才俊苏轼的相遇,不演绎出点故事都难,于是便生出历史上很有趣的“黑脸上司叫板白面书生”。

朝廷当时给苏轼的官职是以大理评事签书风翔府判官,就是带着京官头衔到凤翔当签书判官,类似于现在的公务员以市长秘书的身份到基层挂职锻炼。日常的主要工作就是处理公文、撰写材料,并辅佐太守。

然而,他最拿手、最引以为豪的写文章这件事,到了陈希亮这儿,却总是通不过。不仅每次被大加涂抹、批评,还让他反复修改。这让当时已“文”名天下的苏轼很是气恼。

没办法,只能按领导的意图改。可小萌新的心底可窝了火:我写的文章你还改?!

等,等,等,以诗相讽

从此,苏轼对这个“爱找茬”的太守心存抵触。而且,苏轼本性率直,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他不装,也没打算装。

他以自己的方式还击。

一次,他和同僚去见太守,被晾在门外等了很久。别人也就算了,顶多叹叹气,摇摇头,官场见的多了,陈太守又是这么一个有个性的人。

苏轼可没完。回去,就写了一首《客位假寐》的诗来讽刺。诗里说“谒入不得去,兀坐如枯株。岂惟主忘客,今我亦忘吾。同僚不解事,愠色见髯须。虽无性命忧,且复忍须臾” 。

多可爱!他敢写诗讽刺,却不说自己生气,而说同僚不满的表情浮现在胡须上。

活脱脱一个少年轻狂又含蓄狡黠的大宋才子。

躲,躲,躲,都是“贤良”惹得祸

初入职场的苏轼可是抱着一腔豪情壮志的。在那首著名的《沁园春》里,他曾追忆“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带着这样的报国建功理想,到了凤翔他干了不少利民的实事。加之来前,他在朝廷名为“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科”的特殊考试中位列百年不遇的三等(一、二等虚设)。不管是尊敬还是巴结,凤翔不少人就开始叫他“苏贤良”。

或者是一路鲜花与掌声,让年轻的苏轼感觉不到这个称呼的分量,亦或是书生的天真让他认为这仅是个称呼而已,无须谦虚推让。可陈希亮不这么以为。他本来就不把苏轼放在眼里,诚如林语堂所言,这个很有资历的太守认为苏轼是少年得意的“暴发户”。

一次,当听到有人叫年轻的苏轼“苏贤良”时,陈希亮发火道:一个小小的判官,怎么就配“贤良”二字!还为此杖责了那个下属,给了苏轼更大的下马威。

没办法,惹不起咱就躲。从那以后,如果没有公事,苏轼尽量不与陈希亮接触。到了重阳节,陈希亮按当时的传统宴请下属,大家都去了,苏轼没去。

这种持续“冷战”以沉默表示不满的作法再次惹恼了陈希亮。他直接上书朝廷,告了苏轼的御状。你不是京官吗?我管不了你,那就让能管你的人管! 结果苏轼被朝廷议定罚铜八斤。

这么看,在凤翔的“小苏”还有那么点陕西“愣娃”的劲。

当然,这样的处罚只是象征性的表示,初出茅庐的苏轼尚如白纸一张,朝廷和皇上对他寄以厚望。

可挂职结束前,在远离都城汴京的凤翔,苏轼和陈太守的故事还在继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