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以非遗文化盛宴凝聚人心 共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包头市:以非遗文化盛宴凝聚人心 共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春节期间,包头市各地区举办了形式多样的非遗活动,以传统民俗技艺的集中展示为纽带,为各族群众搭建起情感共融、文化共享的桥梁。
春节期间,包头市各地区举办了形式多样的非遗活动,以传统民俗技艺的集中展示为纽带,为各族群众搭建起情感共融、文化共享的桥梁。黄河第一村汇集来自全市各旗县区的11支社火队伍,共同献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民俗文化狂欢活动,通过舞狮、高跷、秧歌、脑阁等非遗技艺比拼,展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深厚内涵。达茂旗、石拐区等地区各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围绕火炉共祭火神,祈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凝聚民族团结精神力量。达茂旗开展赛马“村超”赛事,将体育竞技与传统民俗深度融合,各族群众同台竞技,彰显出团结协作、拼搏奋进的共同体意识。包头金街、三官庙文化街区以“非遗贺新春”为主题,推出剪纸、面塑、糖画等非遗技艺展示,为各族群众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非遗宣传展示和互动体验,国家级剪纸传承人现场指导创作,丰富的剪纸图案传递着民族团结的吉祥寓意。老浆凉糕、德记硬糖、徐氏杏干等非遗美食汇聚一堂,非遗技艺展示与传统美食成为连接各族群众的情感纽带,让各族游客在品味中感受“舌尖上的交融”。
社火大赛巡街演出
达茂旗祭火活动
达茂旗赛马“村超”活动现场
国家级剪纸非遗传承人张丽进行剪纸技艺展示
春节期间包头东河金街夜景
老包头美食
丰富文博体验,追溯文化根脉
春节期间,包头市博物馆举办“祥蛇纳福至,博物万象新”四大系列14项共173场主题系列活动,让各族群众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文物拼图连连看”吸引众多参与者拼凑文物拼图,共享欢乐时光;“糖韵舞新春”活动,游客用糖画笔临摹特色文物图案,用“甜滋滋”的形式领略文物魅力;文博讲堂《商道推动老包头城市发展》、“包博新春游”活动让游客沉浸式了解包头近现代历史发展脉络;在“香遇美好时光”活动中,游客们可以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香篆的精妙技艺。各式各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各族群众的春节文化生活,也让春节这一非遗节日的璀璨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包头市博物馆“好运投壶乐翻天”活动现场
“文物拼图连连看”活动吸引众多儿童青少年参与
小朋友们展示自己制作的漆扇
游客们品鉴美食
经典剧目表演,赓续共同记忆
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包头传统民居建筑群的典型代表,是包头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和重要的文化遗产。春节期间,老包头走西口文化街区举行开街活动,以一系列民俗巡演活动活化历史街区,延续城市记忆,传承历史文脉,进一步促进文旅融合。骆驼商队巡游,舞龙、高跷巡街等民俗活动走街串巷进行展演;极具西口特色的晋剧、实景剧《情满三官庙》等剧目精彩上演,再现蒙晋文化融合的厚重历史。土右旗二人台经典曲目《五哥放羊·挂红灯·拜大年》、武术《八卦劈剑》、歌曲《敕勒情歌》等节目,展现了传统民俗的独特魅力,让各族群众在体味传统民俗中增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开街活动
“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开街活动
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活动
文旅创新融合,共筑精神家园
包头市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节庆活动为载体,将春节文化活动与城市文化、现代文旅深度融合,为城市发展和文化传承注入时代活力。2025年包头春晚以“爱满包头,春潮巳锦”为主题,通过丰富的节目内容和靓丽的舞台布景为全市各族群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生动诠释了包头市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深厚情感。《草原晨曲》融入《路》的音乐创作,通过现代舞蹈与蒙古舞的巧妙融合,展现出各族群众奋勇拼搏打造美好城市的景愿。包头市艺术剧院民族乐团以民乐为媒,举办“新春民族音乐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棉1958工业文旅项目将纺织文化和商业业态有机融合,以“重温梭影时光,再现火红年代”为主题,通过秧歌、高跷等民俗活动,串联起各族群众共同的情感记忆,展现各族劳动者共建包头的辉煌篇章。
2025年包头春晚现场
包头市艺术剧院民族乐团演出
包头市艺术剧院新春民族音乐会现场观众
包棉1958秧歌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