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基石,它不仅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还涵盖了教师的日常言行、仪表仪态等多个方面。本文详细介绍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文明言行要求、行为准则以及基本修养等内容,为教师提供了全面的行为指南。
职业道德规范
依法治教: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使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严谨治学: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团结协作:谦虚谨慎、尊重同事,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廉洁从教: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权谋求私利。
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教师二十种文明言行的要求
提倡应说二十种用语、忌说二十种用语
应说:“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多分析一下原因,争取下次取得好成绩。”
忌说“你拖了全班的后腿,你这块臭肉毁了一锅好汤”;应说“只要肯下苦功,一定能学好!”
忌说“白痴”、“蠢猪”、“笨蛋”、“我看你就不是学习的料”、“朽木不可雕也”、“你的脑子灌上铅了”;应说(对家长)“我想和您一起找找原因,帮孩子尽快改掉缺点”。
忌说“你的孩子又犯错误了,回去好好教训他”;应说“你的作业很乱,请重写一遍,好吗?”
忌说“你的作业乱像狗刨一样,赶快撕了给我重写!”;应说“你要好好学习,不断进步,用学的知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这样才不会虚度此生!”忌说“你这辈子是完了,就是块种地的料”。
应说“请你站起来回答问题”、“请坐下”。
忌说“站起来!给我回答问题!”。应说“请你坐好”。
忌说“你给我坐好了”、“你没长骨头啊!”应说“你把衣服穿好了,这样不更潇洒吗?”
忌说“把衣服给我穿好,看你像个痞子似的”。应说“你把头发理一理,不显得更精神吗?”
忌说“看你不男不女的,快给我去剃了”。应说“我看你不带首饰、不化妆更漂亮”。
忌说:“看你打扮得像个妖精似的”。应说“请你把个人卫生搞好”。
忌说“看你脏得像个猴似的,快给我整理好!”。应说“请你振作精神,专心听讲!”
忌说“你上课睡觉也行,只求你别捣乱!”应说“这件事我不太清楚,我给你问问”。
忌说“我不知道”、“我不管”、“谁知道找谁去”。应说:“见师长请主动问好”
忌说“看你像个哑巴似的,连句话也不会说”。应说“见到师长请主动让座”。
忌说“你没长眼啊,你屁股长铅了”。应说“对不起,这个字老师误写了!”
忌说“老师毕竟是老师,走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老师总比你强”。应说“请你和学校加强联系,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好您的孩子。”
忌说“你的孩子屡教不改,你把孩子领回去,我们无法教育!”应说“有了错误不要紧,只要改正就是好学生”。
忌说“再犯错误,就把家长叫来!”应说“你违犯了纪律,应冷静地考虑一下,这样做到底对不对?对自己对别人究竟带来什么危害!下课后来找我谈谈你的想法。”
忌说:“一边站着去!”或“滚!给我滚出去!”应说“不要紧张,请你再听听,再想想!”
忌说“这么简单的问题也不会,我说了几遍你都听不懂,真是对牛弹琴!”
提倡“应做二十种事,忌做二十种事”
- 应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身心投入工作,忌工作敷衍塞责,三心二意。
- 应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忌只抓智育不顾其它。
- 应面向全体学生。忌只抓尖子生或少数好学生。
- 应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平等待人,尊重学生人格。忌缺乏耐心、歧视、讽刺、斥责、体罚和把学生赶出教室。
- 应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刻苦钻研业务。忌不学无术,信口开河。没有根据妄加猜度。
- 应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多样,讲练结合,精益求精,勇于创新。忌千篇一律,因循守旧,只顾“满堂灌”,不顾学生是否愿意接受。
- 应既教给学生知识,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自学”的良好习惯。忌只教给学生知识,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 应谦虚谨慎,团结协作,取长补短,互相尊重。忌夸夸其谈,文人相轻,互不服气,拨弄是非。
- 应淡薄名利,洁身自好,忌让学生或通过学生家长为自己谋取私利。
- 应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处处时时以身作则。忌赌博、酗酒、读淫秽书刊,看淫秽录像,到不健康场所娱乐。
- 应团结友爱,相互信任,忌争吵,背后毁谤别人,搞小动作。
- 应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忌把困难留给别人,把方便荣誉留给自己。
- 应以诚相待,谦逊礼让,忌虚言假套、盛气凌人。
- 应在办公室、教学区专心致志学习和工作。忌大声喧哗,下棋,打扑克影响他人学习和工作。
- 应在工作时间不喝酒、控制吸烟。忌在学生面前吸烟,酒后进教室。
- 应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忌无坐相、站相等不良行为。
- 应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忌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瓜果皮等,在大街、校园、公共场所边走边吃。
- 应着装自然、洁净大方,协调得体。忌穿奇装异服。
- 应仪表庄重、为人师表。忌佩戴首饰、浓妆艳抹、穿短裤背心、拖鞋办公或进教室。
- 应节约水、电、纸,忌浪费
教师行为十不准
外在形象方面(3条)
- 不准穿着奇装异服进入校(园),衣不露脐、裙不过膝、鞋不露趾,不穿着无袖、吊带装;
- 不准戴过多、过于明显的各类首饰、饰物进入课堂,严禁将通讯工具带入教室并使用,不在学生视线范围内抽烟;
- 不准教师浓妆艳抹,男教师留长发,女教师漂染。
言行举止方面(4条)
- 不准歧视、讽刺、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训斥、侮辱学生家长;
- 不准旷课、随意调课、停课、无教案上课、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 不准越级上访,参与赌博、非法集会、从事特殊服务行业、参与各类宗教活动。
- 不准有违背国家法律、方针政策、教育法规的其他言行。
廉洁自律方面(3条)
- 不准以老师工作之便向学生和家长乱收费用、违规强迫学生购买书籍、资料;
- 不准向学生和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收受财物;
- 不准在本校内举办、参与以敛财为目的的补习班,组织学生开展有偿家教活动,开办小饭桌。
教师基本修养
-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不讽刺学生。
- 与学生谈话要用热情的语调,鼓励的眼神。既严格要求,又避免简单粗暴,不训斥学生,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 学生行礼问好时,教师要微笑还礼致意。
- 保持良好的心境,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不得向学生发泄怨气而影响工作,损害自己的形象。
- 教态亲切,声情并茂,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风度。不准用教鞭敲桌子。不坐着上课(生病不能坚持者除外)。
- 坚持正面教育,不准以罚代教(罚站、罚劳动、罚抄作业,罚不准进教室上课等)。
- 保持校园和办公室的安静,轻声说话,轻步走路,不打扰他人工作、学习。不聚在一起闲谈,无事不随便出入他人办公室。上下楼梯靠右行。
- 尊重他人,团结同事,诚恳待人,礼貌相处,不议论、不传播别人隐私,不诽谤中伤同事,不互相拆台,教师之间,不允许言行粗鲁和争吵行为,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经常使用礼貌用语,诚恳待人,重视与同事的协作关系,形成教育教学合力。
- 接待家长和来宾,要热情有礼,起立送迎。
- 提倡不接受家长馈赠,不得向家长索取物品,不得在任何节假日暗示学生送礼。不得对学生有亲疏远近的表示,不勉强家长为自己办私事。
中小学教师的礼仪规范
- 着装的礼仪:教师无论是在教育教学活动,还是公共场合,着装都要体现职业特点:美观大方,有时代感,受学生欢迎,符合教师身份。
- 仪容的礼仪:教师仪容要端正、庄重、斯文、雅气。不浓妆艳抹;不佩戴款式夸张的耳环、项链等;不染彩色指甲;不将头发染成怪异颜色。
- 举止的礼仪:坐姿须端庄、站姿应挺拔、行姿宜稳健。
- 社交的礼仪:尊重他人,礼貌待人;约束自己,自律自重.
- 参加聚会的礼仪:教师出席正式晚会,男教师以深色中山装套装、西服套装,女教师以旗袍、连衣裙或西服套裙为宜;参加沙龙交流时不要离题万里,浪费众人宝贵时间。
- 网络的礼仪:教师在通过网络、短信等方式与他人交往时,应牢记教师身份;在使用网络语言时要尊重他人;留言板上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
- 进出校门的礼仪:进入校门主动向人问好;自行车(电瓶车)推行,摩托车、汽车慢行至指定存放处,整齐排放,离开校园主动道“再见”。
- 课堂的礼仪:进教室前准备好上课教材、教具,不携带通讯工具进课堂;讲课不坐着、不靠着,也不过多来回走动;多用敬语“请”字和尊敬手势;目光关注每一个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
- 办公室的礼仪:举止规范,谈吐文雅,遵守公德,文明办公。不上网聊天,不玩游戏,不下载娱乐影视片。
- 打电话的礼仪:上班时间不煲电话,接电话宜内容简洁,声音适度。
- 与学生交往的礼仪:微笑交谈,平等沟通。
- 与家长交往的礼仪:接待家长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
- 家访的礼仪:家访前应写便条或打电话预约,把家访内容告诉家长。让家长有思想准备。预约的口气,应该是友好、请求、商量式的。举止稳重,温文尔雅。用语合理,避免单纯的“登门告状”。
- 升旗的礼仪:脱帽、摘墨镜,规范立正。
升旗礼仪:
(1)不迟到、不早退,精神饱满,态度严肃,脱帽、摘墨镜,规范立正,不交头接耳。
(2)向国旗行注目礼,与学生一起高声唱国歌,歌词准确,精神饱满。
(3)切忌:自由走动、东张西望、心不在焉、马虎应付、窃窃私语。
(4)即使寒冷的冬天,也不能把手插在口袋里。
(5)天气暖和时要自觉穿统一校服,校服要及时清洗、熨烫,要将校服穿得端庄、高雅。
- 会场的礼仪:手机置静音或关闭,不接听手机、不发送和阅读短信。
集会礼仪:
(1)遵守会议纪律,按指定地点入座,准时有序,不无故中途离开。
(2)关闭通讯工具,认真聆听,认真记录,不看报刊杂志,不做与会议无关的事情。
(3)尊重报告人。掌声热烈,静听专心。
(4)在室外集会时,不打伞。坐姿端正,用自己规范的礼仪感染和教育学生。切忌:窃窃私语、剪指甲、打哈欠、掏耳朵、挖鼻孔等一些不文雅的举动。
新旧《规范》的区别
条目数量由8条改为6条。
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条目上由8条改为6条,但在具体内容上却得到了充实。比如,在第三条“热爱学生”中,旧条款要求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新条款则修改成“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与此前公布的新规范征求意见稿相比,正式公布的版本基本构架相同,但在一些词语使用方面进行了微调。在征求意见稿中,第二条款为“敬业奉献”,而正式版中,改回到1997年版的“爱岗敬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也被改为更为简练的“勤恳敬业”。而第三条款将“热爱学生”改为“关爱学生”,一字之差感觉更人性,更具亲情味。第四条款中的“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则被“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所取代。“保护学生安全”首次纳入新规。
此次修订是根据教育和教师工作的新形势作出的更加科学和有针对性的修订。是根据教育和教师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在前期充分论证、广泛征求意见、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值得一提的是,“保护学生安全”被首次写入了新规范第三条关爱学生中。写入该内容是在明确“保护学生安全”是教师应遵守的职业精神。明确抵制有偿家教现象。
有偿家教的恶果很明显:一是导致教师“拜金主义”,二是影响正常教学进行。此次修订的条款更加清晰和简洁,在具体内容上也得到了充实。“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责之便牟取私利”、“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也首次明确列入其中。“终身学习”被单独提出。
作为一名教师,只具备与教学相关的专业知识已远远不够。社会发展这么快,几乎所有人都需要不断学习。更何况是教师这种特殊行业。所以在新规范中,“终身学习”被单独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