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现代视角下的对赌协议:司法判例与法律规范的交互影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现代视角下的对赌协议:司法判例与法律规范的交互影响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81751297_120310885/?pvid=000115_3w_a

对赌协议,这个在私募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领域常见的金融工具,近年来因经济下行和投资退出问题频发而备受关注。最高人民法院在2019年首次从司法层面对其进行了明确界定。本文将从概念、司法判例到法律规范,全面解析对赌协议的争议焦点。

对赌协议的概念

“对赌协议”大家并不陌生,其又称“估值调整机制”(Valuation Adjustment Mechanism, VAM)或称“估值调整协议”,在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 PE)与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 VC)、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和海外并购交易中较为常见。前些年投资圈火热的时候,最为常谈。近年,随着经济下行及投资退出的届满,问题频频爆发,本文将从头到尾解释对赌协议的争议到底是怎么回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最高法")在2019年11月8日印发了《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以下简称"《九民纪要》")[1],首次在我国司法层面给对赌协议作了定义,并对其效力进行了明确。《九民纪要》中明确指出,“实践中俗称的‘对赌协议’又称估值调整协议,是指投资方与融资方在达成股权性融资协议时,为解决交易双方对目标公司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以及代理成本而设计的包含了股权回购、金钱补偿等对未来目标公司的估值进行调整的协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