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大反攻 机构关注春节后资金面改善窗口
A股大反攻 机构关注春节后资金面改善窗口
2025年1月14日,A股市场迎来全线大涨,上证指数上涨2.54%,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涨幅分别达到3.77%和4.71%。此次大涨背后有哪些原因?机构对后市又有何预期?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A股放量大涨
2025年开年以来,A股市场整体交易热度有所回落。据Wind统计,自1月2日—1月10日,7个交易日内,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下跌了5.47%、5.94%、7.76%。全部A股成交额不断走低,1月13日,市场成交额甚至降到了1万亿元以下。
直至1月14日,投资者情绪回暖,A股行业板块迎来普涨,全市场5300多家上市公司上涨,涨停或涨超10%的个股数量超过300只。全部A股成交额重新回到1.3万亿元之上,较前一交易日放量近3960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市场大涨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顺时投资权益投资总监易小斌指出,新年开始市场就连续下跌,技术上存在反弹要求。同时,监管部门召开的系统工作会议强调稳字当头,向市场传递了积极的信号。而外资大投行继续看好国内市场,甚至给出了年内20%的上涨空间。
春季行情可期
当前,机构对于春季行情充满期待。金鹰基金提到,2024年12月重要会议窗口过后,岁末年初的A股市场风险偏好出现了明显转弱。后续,内外部影响因素的走向变化仍将极大左右风险偏好的波动方向。中短期,如市场风向偏持续回暖,小盘及成长方向预计将表现出更大的向上弹性,而大盘风格也将因市场情绪的改善而表现出相对稳健修复的特征。
申万宏源策略团队认为,如果2025年“春季躁动”如约而至,那么从政策因素出发,最有可能领涨的行业预计会出现在内需消费挂钩的大众消费、服务型消费行业(社会服务、商贸零售、美容护理、食品等),以及满足科技产业趋势和政策推动的新质科技方向(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AI应用端)。
重视资金面变化
A股行情走势有赖于市场流动性的改善,机构对接下来的增量资金较为乐观。华泰证券策略团队认为,春节后资金面有望迎来改善窗口期。具体来看:
- 2010年以来,春季行情出现的概率较高,且节后至两会前,市场的赚钱效应较优,本轮春季行情仍有一定基础,在节后风险偏好回升下,资金回流的意愿或有增强。
- 对于交易型资金,当前主题行业短期性价比回升,部分具备产业趋势的重点主题,如AI+、人形机器人等,相比前期高点已回调较多。
- 险资在“开门红”配置需求下,或仍有增量流入。
- 外资等配置型资金需要看到信用数据及高频经济数据的改善,净流入时机仍需等待。
从长远来看,市场增量资金还是来自于长线资金、耐心资本,主要集中在社保、保险、银行理财和公募等机构手上。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机构资金借道股票ETF入市的迹象较为明显。尤其是,在开年融资资金“退潮”的过程中,重点宽基ETF依然保持净流入态势。据Wind统计,2025年1月2日—1月13日,股票ETF合计净流入了414.72亿元。其中,沪深300、中证A500、上证50ETF等宽基ETF依旧是“吸金”主力,同时,红利方向的ETF也获得较多净流入。
本文原文来自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