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的运动指南,建议收藏
1型糖尿病的运动指南,建议收藏
1型糖尿病患者常常对运动感到畏惧,担心运动会导致血糖波动。然而,运动对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不仅能够改善血糖控制,还能预防并发症,改善心理健康。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1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指南,帮助您安全有效地进行运动。
谈到运动这个话题,特别是1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总感觉有点“强人所难”,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运动既容易发生低血糖,也容易发生高血糖,甚至引起酮症酸中毒。
所以很多糖友对运动充满了畏惧心理,干脆就直接“摆烂”了。
而且很多糖友对于运动都有一个误区,以为运动的益处只是暂时让血糖值降下来,把血糖数字做的好看点,万一见到了医生或者同伴,也能掏出手机,证明自己真没有胡吃海喝。
可运动的益处事实上并非降血糖那么“单纯”,不信我列几条给你看:
改善血糖控制
长期运动可以逆转骨骼肌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4基因表达和蛋白合成,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改善血糖控制。
即使是运动热情一时兴起,也可以即刻获益:
①有氧运动增强胰岛素作用且改善胰岛素抵抗;
②抗阻运动增加肌容积以及增加肌肉摄取的葡萄糖。
预防并发症
糖友最怕并发症,而运动预防并发症很有一手,通过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降低心血管风险和整体死亡率,有助于减重以及改善其他相关重要指标,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如视网膜病变、微量白蛋白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低血糖伴昏迷等。
改善心理健康
很多1型糖友心理压力都比较大,通过运动影响下丘脑肾上腺皮质系统,即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合成与代谢及内啡肽的分泌,提高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重塑积极的生活方式并增加幸福感。
特别是对于1型的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在身体健康、力量增强、体重管理、社会互动、自我意识和成年期健康习惯形成等方面,运动都能带来积极的影响。
所以今天,我想全方面科普下1型糖友该如何合理运动,希望看完本文后的你,可以不再对运动“望而生畏”。(当然,能动起来就更好啦。)
当然,在运动前还是要确定一下目前的身体情况,一般来说,没有任何症状的1型糖友在开始低强度或中强度的运动前,通常没有必要进行体检。
但如果你想要增强运动或存在风险症状,则需要咨询医生,进行必要的检查,规避风险后再进行运动。
运动前血糖多少是可以运动的?
运动前不同的血糖范围,运动策略也会不同,以下来自指南的建议,供你参考:
运动前血糖mmol/L | 运动建议策略 |
---|---|
<5.0 | 运动前摄入10~20 g葡萄糖,延迟运动,直到血糖超过5 mmol/L,密切监测低血糖。 |
5.0~6.9 | 有氧运动前摄入10g葡萄糖; 可以进行无氧运动和高强度间歇训练。 |
7.0-10.0 | 可以进行有氧运动; 可以进行无氧运动和高强度间歇训练,但血糖可能升高。 |
10.1-15.0 | 可以进行有氧运动; 可以进行无氧运动,但血糖可能升高。 |
>15.0 | 如果高血糖无法解释(与最近的饮食无关),检査血酮。如果血酮轻度升高(<1.4 mmol),短时间内(30 min)仅能低强度运动,运动前调整胰岛素剂量。血酮量低(<0.6 mmo)或尿酮量低于2+(或<4.0mmol)可进行轻至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过程中监测血糖明确是否进一步升高。剧烈运动开始时必须谨慎,因为会加剧高血糖。 |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在了解自己血糖和身体状态的情况下,可以心中有数,降低各种风险,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当然,在运动前后,通过动态血糖仪实时查看血糖变化,及时调整运动策略,自己也会更安心。
不同的运动应该怎么选择?
我到底适合哪种运动?
常见的运动形式、适应人群、运动时长、运动频率、运动时间具体如下:
运动形式及常见方式 | 适合人群 | 运动频率 | 运动时长 |
---|---|---|---|
a.有氧运动—低强度 | 体力较差者 | ≥5次/周每2次间隔<48 h | 建议每次20~45 min,总计中等强度运动≥150 min/周,或高强度运动≥ 75 min/周。青少年建议≥60 min/d |
b.有氧运动—中等强度 | 有一定运动基础或中青年 | / | / |
c.有氧运动—高强度 | 体力较好或有较好运动基础者 | / | / |
d.抗阻运动 | 青少年、肌少症者 | 2~3次/周 | 每次5个以上肌群动作 ,每个肌群动 10 |
e.HIIT(高强度间歇运动) | 有一定运动基础者 | ≥3次/周 | 15~20 min/次 |
f.柔韧性及平衡性运动 | 所有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群 | 2~3次/周 | 10~20 min/次 |
注:
- 低强度有氧运动的强度选择:一般人群建议在中等强度以上,体力较差或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可从中低强度开始;柔韧性及平衡性运动对于强度无特殊要求。
- /为未描述,成人1型糖友的目标是运动达到 20
45 min/d,每周持续57d,间歇期不超过2d;随时间推移,运动应在强度、频率和(或)持续时间上增至少150 min/周的中等强度运动(40%~60%最大摄氧量)或75 min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或者两者结合。
运动时低血糖该如何预防?
胰岛素剂量如何调整?
1型糖友胰岛素水平在开始运动时可能升高,所以在有氧运动中较2型糖友更易发生低血糖, 尤其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如果运动方式及强度选择不适宜,1型糖友可能会发生酮症以及继发的高血糖症。
对于运动开始于上一次用餐超过180 min的情况,使用胰岛素泵的1型糖友如进行60 min 以上的高强度运动(60% VO2max)时,建议提前至少90 min减少基础胰岛素80%的剂量或直接停止基础胰岛素输注,直至运动结束。
对于使用多针注射疗法的1型糖友,无法调整独立时段基础胰岛素剂量的情况,可以适当进食碳水化合物以预防低血糖。
对于运动开始于用餐后90 min计算的情况,可以根据运动强度适当调整餐前速效胰岛素剂 量 ,具体参考如下:
有氧运动强度 | 形式 | 减少餐前速效胰岛素量百分比(%) |
---|---|---|
运动30 min | 运动60 min | |
低 | 如快走(低于最大耗氧量的25%) | 25 |
中 | 如慢跑(低于最大耗氧量的50%) | 50 |
高 | 如3 h 马拉松(最大耗氧量的70%~75%) | 75 |
频繁的血糖监测对于预防、发现、治疗运动性低血糖或高血糖都很重要。运动相关性低血糖事件多见于运动后90 min左右,且与运动前的血糖水平相关。
因此,1型糖友在开始执行或更换新的运动处方的早期,均需在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尤其运动后90 min)监测血糖。
儿童和青少年患者每天应多次监控血糖水平(6~10次/d 的血糖仪或CGM),包括餐前、进食零食时和睡觉时的血糖情况,并兼顾需要和安全等具体情况(如运动锻炼或出现低血糖症状时)。
以上均来自1型糖尿病诊疗指南中专家们的建议,取用以上建议时,务必多结合个体特点,灵活应对,没有把握的伙伴,还是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员的建议。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中国1型糖尿病诊治指南(2021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2,14(11):1143-1250.DOI:10.3760/cma.j.cn115791-20220916-00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