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柏叶香:从皇家到民间的千年香气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柏叶香:从皇家到民间的千年香气

引用
1
来源
1.
https://jg-static.eeo.com.cn/article/info?id=1bc083a581b34d8d9eacd8b6d7be0934&channelUuid=undefined

柏叶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从古代的焚香习俗到各种香品的制作方法,柏叶香不仅是一种香气,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柏叶香的前世今生。

柏树的叶子,有一股清香味。柏叶可以焚香。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载了旧时北京人腊八焚柏香“柏叶焚烧炉,香霭一堂和气”,除夕之夜也焚柏叶香“坐以待旦,名曰守岁,以兆延年。”

柏叶中富含多种挥发油,可以直接点燃焚香,

藏族人可能是用柏叶香最多的民族了。很多藏族人开的商店,每天早晨开门前,都会有人送上一箱新鲜的柏叶(图1、2)。开始营业以后,店主会将柏叶点燃,让柏香充满了整个门店。


图1


图2

走进藏区,寺庙、古迹、重要的纪念地都会有一个塔形的建筑,这就是“煨桑台”(图3-5)。煨桑台焚烧柏叶,并不焚烧桑叶。


图3 文成公主庙煨桑台


图4 文成公主庙煨桑台余烬


图5 黄河源头煨桑台

在藏族文化中,焚烧柏叶可以净化环境、趋避邪气、秽气,可以营造安定祥和的氛围,还可以祈求神灵的庇护和祈求好运。

柏叶也可以制成香品。

明周嘉冑《香乘》转引《阎资钦香煤》载:“柏叶多采之,摘去枝梗,浄洗,日中曝干,剉碎。不用坟墓间者。入浄罐内,以盐泥固济,炭火煅之,存性,细研。每用一二钱,置香炉灰上,以纸灯点,候匀遍,焚香,时时添之,可以终日。”

文中“香煤”即香烟之意。

阎资钦,宋人,曾官提举,与释德洪(一名惠洪)友善。释德洪有《赠阎资钦》诗,诗中有句:“愿为匿盆麝,耻作跃炉金”,可见其对香是有研究的。

阎资钦对于柏叶做香,从采摘到入罐、到炭火锻炼,到焚香都做了详细的介绍。

柏叶采摘后需去掉枝梗,洗净。中午时分,烈日下迅速晒干(晒干时间拖长,会有霉变),然后装入干净的罐中,以盐泥封固罐口,再以炭火炼烧,以柏叶外焦内里依旧保持性能不变为度。从罐中将锻炼好的柏叶倒出,细研成末。焚烧时,取一二钱细末,置于香炉灰上,点燃即可。

柏树在一些地方多为墓树,阎资钦认为不可用。

柏叶也可以制成合香。

宋陈敬《陈氏香谱》载:“云盖香。艾叶、艾蒳、荷叶、扁柏叶,各等分。右烧存性,为末,炼蜜。和别香作剂,用如常法,芬芳袭人。”

云盖香,以柏叶与艾叶、艾蒳、荷叶等分,以火烧过,外焦即可,内里保持性能不变,研细为末。将蜂蜜加水煮沸,炼至一定的浓度,再将前述细末调制成蜜丸。焚香时,将烧红的炭块埋于香灰之中,其上置锡纸,再将蜜丸置于锡纸之上。炭火的热量通过香灰均匀地传到锡纸,再通过锡纸传到蜜丸,蜜丸受热后,其中的香气便传布至室中。

此法可以避免因直接焚烧柏叶而产生的有害物质被吸入人们的肺中。

陈敬在文中还提到了用柏叶制作香饼:“香饼。用栎炭和柏叶、葵菜、橡实为之。纯用栎炭则焦熟而易碎。”

香饼可以随身佩戴,也可以作香焚烧。

明杨慎《升庵集》还提到了一种柏叶制成的合香:“山林穷四和香:以荔枝殻、甘蔗滓、干柏叶、黄连和焚。又,或加松球、枣核、梨皆妙。”

此香名“山林穷四和香”,意即这是穷人用的香,而且所需的四种香材在乡村林中随处可见,为废弃物或低廉之物。

杨慎,出生于宰相之家,考中状元,因事触怒嘉靖皇帝,先被廷杖,后发配云南三十多年,并死于戍所。《三国演义》中开篇之作:“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便是他的手笔。他非常关心民间的疾苦。焚香一般是富人的消遣,但杨慎的“山林穷四和香”,的确是老百姓用得起的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