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全国爱耳日: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全国爱耳日: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548990

虽然2024年全国爱耳日(3月3日)已经过去,但其主题“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所倡导的听力保护理念具有长期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爱耳日的由来、听力损失的判断标准以及科学的护耳方法,帮助您更好地保护听力健康。

2024年3月3日是第二十五个全国爱耳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呼吁全人类采取行动,解决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听力损失和耳部疾病问题。

为加强听力残疾预防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听力健康意识,3月1日,金城社区服务中心在金城办莲池市场举办全国爱耳日宣传活动,为辖区居民科普耳聋危害、增强全民的爱耳意识,懂得“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的重要性。

在全国第25个爱耳日来临之际,韩城市桢州幼儿园开展了“爱护小耳朵 聆听大世界”主题活动。老师们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开展了丰富的爱耳主题活动,让孩子们从不同角度多方面地认识耳朵,帮助孩子们初步了解耳朵的功能和保护耳朵的正确方法,懂得耳朵对人们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爱护耳朵的意识。

关于我们的耳朵

你了解多少

“爱耳日”的由来

1998年3月,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社会福利组15名委员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提案。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自2000年起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2013年起我国“爱耳日”被定为国际“爱耳日”。

国际爱耳日具体日期的确定,是因为数字3与耳朵的形状类似,因此3.3象征了两只耳朵。

全球有3.6亿听力残疾人占全球总人口的5.1%,听力残疾中50%可通过初级耳科保健加以预防和避免。初级耳科保健是预防听力残疾的最基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

判断听力是否受损

  1. 可以听到声音,但听不清;
  2. 在噪声环境中听声音困难;
  3. 只有面对讲话人时,才能理解清楚;
  4. 觉得别人说话似在嘟囔或含混不清;
  5. 必须让人重复一些内容;
  6. 需要将电视音量调到比别人大的位置;
  7. 发现自己并不明白谈话的主题,常常会答非所问;
  8. 参加会议、去公共场所或家庭聚会时觉得有些困难;
  9. 除非距离很近否则无法听到电话声或门铃声;
  10. 感到头颅里有声音,如嗡嗡声或铃声(耳鸣)。

如何爱耳护耳

保护听力四注意

  1. 主动远离噪声环境,积极治疗和控制基础疾病;
  2. 使用耳机时应注意“666原则”,即聆听环境噪声不超过60分贝、使用时间不超过60分钟、不超过播放设备最大音量的60%;
  3. 不挖耳朵,以免对耳道及鼓膜造成损伤;
  4. 出现听力下降、耳鸣和眩晕等症状时,及时到医院耳鼻喉科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耳保健操四部曲

  1. 揉耳廓:双手食指歪曲成勾如耳廓形状,拇指在下揉搓耳廓,揉50次左右直到耳朵发热为止;
  2. 明耳朵:用食指插入耳中,力度要轻,深部不要太深,避免插入力量太大伤及耳膜。食指插入后立即拔出,反复20次左右;
  3. 醒耳骨:双手中指搭在耳朵后侧头部食指搭在中指上,然后自然滑下敲打耳朵后侧头部,反复30次左右;
  4. 震耳:将双手张开,相互揉搓发热后迅速捂住耳朵全部然后松开,如此10次左右,能有耳朵清静的感觉。

爱耳护耳与我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在此呼吁大家,关怀您的耳朵,一起保护听力,一起享有听力健康。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