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医如何控制体重:从阴阳平衡到五脏六腑的整体调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如何控制体重:从阴阳平衡到五脏六腑的整体调理

引用
1
来源
1.
http://web.tccf.org.tw/lifetype/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5193&blogId=1

中医认为,体重问题与人体内部的阴阳气血及五脏六腑的状态息息相关。从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气血流通到控制体重,中医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医如何通过调和阴阳、调理脾胃、改善作息等方法来实现体重管理。

阴阳平衡

中医的阴阳学说源自古代哲学思想,认为天地之间的万物都存在两种相对关系的状态。从天文、地理到人体,阴阳理论无处不在。在体重控制方面,食慾增加为阳、食慾减少为阴,要合理控制体重,首先要让身体阴阳平衡。

  • 食慾旺盛、飲食正常、體能充沛,是健康的表現;
  • 食慾旺盛、容易飢餓,吃的也多,身體卻日漸消瘦,甚至伴隨口渴多飲等症狀,很可能有糖尿病,中醫稱為「陰虛」;
  • 飲食正常的情況下,體重卻一直下降、同時又怕熱、容易出汗、容易疲倦等,很可能有甲狀腺亢進的問題,中醫稱為「陽亢」;
  • 若是食慾降低、體重減輕、胃寒怕冷、倦怠無力、免疫力低下等,很可能有慢性病,中醫稱為「陽虛」。

调和阴阳的原则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针对不同体质,建议补充相应的食材:

  • “阴虚”体质:枸杞、山药、石斛、芦荟等滋阴食材;
  • “阳亢”体质:何首乌、大黄、丝瓜、黄瓜等清热高纤食材;
  • “阳虚”体质:羊肉、生姜、肉桂、龙眼肉等温热食材。

减重:有效预防脂肪肝

控制体重首先要了解身体重量的组成指标。身体质量指数(BMI)是评估是否肥胖的标准,一般建议BMI介于18到24之间,超过30则称为肥胖。

中医控制体重强调减去体内多余的脂肪,尤其是内脏脂肪。脂肪肝在中医中称为“肝痞”、“肝癖”,是由于肝失疏泄,身体的痰浊淤积在肝,属“肝胆湿热”体质。去除肝胆湿热需要使用苦寒的药材,但长期使用会损伤脾胃阳气。因此,治疗肝病需要先调养脾胃,效果才会好。

脾胃的运化功能与体重控制密切相关:

  • 体重大于正常者:脾胃功能不佳、运化失常;
  • 体重大于正常者:脾胃功能正常;
  • 体重大于正常者:脾胃功能正常。

从舌苔判断“脾胃”健康

“望闻问切”是中医问诊的四大指標,其中“望诊”通过观察舌头的顏色、舌苔、舌體形狀等來判斷體質。正常舌苔的顏色是薄白苔、大小乾濕適中,同時舌質為淡粉色。

  • 白滑苔:表示体内虚冷,可能因为多吃生食或寒食,体內虚寒;
  • 齒痕:表示体内湿盛,因为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湿阻于舌,使舌头肿大并受到牙齿的压迫。

起居:控制体重首重作息正常

《黄帝内经》强调良好的睡眠质量对肝脏的重要性。凌晨一点到三點是肝经当令的时间,此时充足的优质睡眠能使肝经获得更充分的能量,加强胆汁分泌、脂肪分解及帮助消化的作用。

食补:多吃绿色的食物

中医理论中五色对应五脏,青色入肝。现代科学研究也发现柠檬等青色食物含有柠檬烯等成分,具有抗肝炎和护肝的作用。日常饮食中多摄取青色食物,如花椰菜、菠菜、地瓜叶、茼蒿、毛豆等,以及酸味食材如奇异果、山楂、葡萄、青梅等,都是不错的养肝食物来源。

按摩:经络穴位养肝

经络是中医气血在体内运行的通道,穴位是经络在体表的特定部位。适度的经穴按摩可以帮助控制体重。以肝经为例,起于脚大拇指近第二脚趾的指甲旁“大敦穴”,沿著第一、二脚趾的背部上行,经过脚踝凹窩處,繼續往上沿著腳踝、小腿大腿內側,進入腹股溝緣繞陰器,同時到達腹部肝臟,聯絡膽腑,再往上通過橫膈,分布在胸脅肋部,沿著喉嚨進入鼻咽部,連接目系,最後到達頭頂與身體的督脈相交會。

睡前按摩大敦穴20分钟,可以助眠,温暖身心。也可以在热水中加入养肝的中药材,如丹参、红花、柴胡、艾叶、川芎等,比例为各取5克,加冷水2000毫升煮滚后,放凉至55℃左右进行足浴。

传统中医是一门重视“治未病”的医学,强调预防疾病。在追求体重控制的同时,最重要的就是养生,通过吃对食物,针对体质及时令节气调养,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才能达到身体健康、体重均衡的目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