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静坐说》:不足150字,揭示修心真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静坐说》:不足150字,揭示修心真谛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24/07/11222586_1147488039.shtml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感到身心疲惫,渴望找到一片宁静的港湾。《静坐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篇经典著作,深入探讨了静坐对于修身养性的重要性。通过静坐,人们能在纷扰的日常中找到宁静,让内心的杂念归于本真。本文将解析《静坐说》中的六句经典名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静坐的深远意义,体验其中的智慧。

《静坐说》原文
人生终日扰扰,一著归根复命处,乃在向晦时,即天地万物不外此理。于此可悟学问宗旨,只是主静也。此处工夫最难下手,姑为学者设方便法,且教之静坐。日用之间,除应事接物外,苟有余刻,且静坐。坐间本无一切事,即以无事付之。既无一切事,亦无一切心,无心之心,正是本心。瞥起则放下,粘滞则扫除,只与之常惺惺可也。此时伎俩,不瞑目,不杜聪,不趺跏,不数息,只在寻常日用中,有时倦则起,有时感则应,行住坐卧,都作坐观,食息起居,都作静会。昔人所谓勿忘勿助间,未尝致纤毫之力,此其真消息也。故程子每见人静坐,便叹其善学。善学云者,只此是求放心亲切工夫,从此入门,即从此究竟。会得时,立地圣域;不会得时,终身只是外驰,更无别法可治。不会静坐,且只学坐,学坐不成,更论恁学?学者且从整齐严肃入,渐进自然。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又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1. 人生终日扰扰,一著归根复命处,乃在向晦时,即天地万物不外此理。

释义:人的一生常常被外界的繁忙与纷扰所牵绊,唯有通过回归内心的宁静,才能找到生命的根源与真谛。天地万物的运行都遵循这一普遍规律。

感悟:生活中,我们常常因琐事忙碌,忽视了内心的平静。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忙碌中找到一刻属于自己的宁静。向内探寻,不仅是为了更好地面对外界的挑战,更是为了在喧嚣中保持心灵的清明。这句话让我想起了许多人总说“心静自然凉”,其实归根结底,静心是一种力量,让我们在世界的洪流中不被淹没。

静坐的意义或许正是给自己一个机会,让内心归于平静。你是否尝试过让心灵暂时远离繁忙,去享受片刻的宁静呢?

2. 于此可悟学问宗旨,只是主静也。

释义:通过静坐,能够领悟到学问的核心,其实并非在于表面上的知识积累,而是要学会如何保持内心的静止与专注。

感悟:这一句让我深刻体会到,学问的真谛不在于不断地输入外部的知识,而在于如何通过“静”来清晰感知与领悟。这种静,不是放弃思考,而是让内心的杂音停下来,给真正的智慧留出空间。在喧闹的世界中,学会静下心来,或许才是我们走向更高境界的真正秘诀。

我们总是在不停地学习,却常常忽略了内心的沉淀和反思。你是否也曾体验过静下来思考,让内心真正感受到那份宁静和智慧的力量?

3. 坐间本无一切事,即以无事付之。

释义:在静坐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放下所有的事情,心中不带任何杂念,保持一种完全的空无状态。

感悟:有时候我们总是觉得自己很忙,总是觉得脑袋里有一堆事情需要处理。但如果能像静坐一样,抽出一段时间让自己放空,是不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整理思绪,找到真正的自己?这让我想起了曾经的一个深夜,我为了完成工作而焦虑不安,直到我停下了手中的事,静静地坐下来,忽然明白了许多问题的答案,原来有时候“无事”反而能带来最大的解决办法。

是不是总有一些让你烦恼的事情,难以放下?试试静坐吧,把它们放在一边,去感受一下空无一物的心境。你会发现,答案可能就在其中。

4. 既无一切事,亦无一切心,无心之心,正是本心。

释义:当没有任何外在的干扰和内心的杂念时,我们才能真正回归到“无心之心”的状态,这就是我们的本心,最真实的自己。

感悟:这句话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常常我们追求所谓的“智慧”和“心灵的平静”,却很少真正去探寻内心最本真的自我。通过静坐,我们有机会暂时脱离社会和生活的标签,进入一个没有干扰的“空白”状态,接触到那个最真实的自己。这种“无心之心”并不是失去感情和思维,而是一种放下偏见、消除烦恼、回归纯粹的心境。

5. 瞥起则放下,粘滞则扫除,只与之常惺惺可也。

释义:当内心的杂念悄然浮现时,若能立即觉察并放下,就能避免被困扰;若发现自己陷入了某种执念中,应当及时清理,保持心境的清澈。

感悟:生活中,我们总是容易陷入一些情绪或想法中,反复纠结,无法自拔。这时静坐的力量尤为重要。它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可以选择放下,任何困扰都可以选择清理。正如这句话所说,“惺惺可也”,只要保持心灵的清明和灵动,很多时候烦恼便自会远去。也许你也曾在某些时刻感到困惑,但当你学会放下,就会发现一切变得轻松。

6. 故程子每见人静坐,便叹其善学。

释义:程子(程颢)每当看到别人静坐时,都会感叹这个人懂得修身养性,是真正的好学之人。

感悟:这句话让我意识到,静坐不仅是静心,更是一种对自我的尊重和追求。它不仅是练习静默,更是对内心的深刻探索。当程子看到一个人静坐时,他会明白这个人是在不断磨炼自己的内心,追求更高的境界。静坐,也许就是一种最深层次的学习方式。它不在于多说,而在于多做。真正的学者,不仅是通过书本,而是通过心灵的修炼和实践,获得智慧。

总结:

《静坐说》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深刻的启示,静坐不仅是对外部世界的放下,更是内心世界的归返。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静坐成为了我们与自己对话的一个重要方式。你是否也曾尝试过静坐,去体验那种深刻的内心探索?静坐不仅是修养,更是一种深度的学习,你准备好和自己深入对话了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