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补津液≠多喝水!生津润燥的“津”竟是老中医强调的“生命之本”,想长寿的必须了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补津液≠多喝水!生津润燥的“津”竟是老中医强调的“生命之本”,想长寿的必须了解!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80402992_121948385

“生津”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与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但你真的了解“生津”是什么吗?为什么中医如此强调补充津液?本文将为你详细解析津液的奥秘。

津液是什么?

津液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一个名词,为津和液的合称,主要指人体内除血液外的正常水液,包括脏腑、躯体及人体各个器官和孔窍的内在液体及分泌物。

  • :质地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如汗液、眼泪、尿液等,主要分布于人体表面皮肤、肌肉以及各个孔窍中,主要起滋润作用,并可以渗入血脉,还可以帮助排泄废物;


  • :质地较浓稠,流动性较小,如脑脊液、胃液、肠液、关节腔液等,主要分布于大脑、骨髓、脏腑、关节等部位,起营养作用。津和液可以相互转化补充。

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利于脏腑功能及津液的正常,另外若出现津液异常如口干、眼干等现象,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生津是中医的一种治法,就是用滋养津液的办法治疗津液耗伤,保障人体的正常功能。因此,中医认为补充津液是非常重要的。

津液为何如此重要?

用通俗的话去解释就是:如果你涂了润肤乳,你的左手与右手摩擦起来是不是特别润滑?器官也一样,不能心脏跟肾脏都硬生生在一起,会摩擦痛的,那它们之间的润滑剂就是津液。

心脏需要的养分和肝脏需要的不一样,身体如何把我们所有的养分送到所需要的脏器去呢?

没错,靠津液。就好像海运一样,有水,就好运输了。否则,你在身体里面还得搭铁轨。

津液损耗了,会觉得累,觉得疲惫,觉得没有力量,觉得无精打采,再就是会觉得深深的渴,咽喉也会痛。

津液不足的6个表现

  • ① 头皮屑增多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最常遇到的是,当我们用脑过度、或颈部酸累、出现头部供血不好的时候,就会突然发现这一段时候,头皮屑也会随之异常增多,中医认为头皮屑的增多,是因为头皮的供“血”不足引起的,这里的“血”就是指津液,津液亏耗过多,就会使气血两损;头皮得不到滋养,就会干枯,脱落,严重的还会掉头发。

  • ② 皮肤干燥

肺通过宣发作用将津液疏布到机表,使皮肤润泽,不干裂;津液不足,会使身体机能处于失衡的状态,缺失了一些水分和营养物质,因而出现了皮肤缺水、干枯的症状。

  • ③ 眼角干涩

眼角膜直接与外界接触,通过眨眼保持眼球湿润。人体津液减少时,使房水不足,泪腺分泌减少,出现眼干涩,影响视物成像。中医认为,肝开窍与目,眼角干涩,眼睛发干,同样也会影响到肝,津液不足在情绪上还会表现为急躁易怒,就是肝火旺的表现。

  • ④ 爱抽筋

人们都有过抽筋的经历,人们常常认为这是缺钙引起的,但是从中医的角度分析,这是津液不足、筋脉失去了濡养而引起的挛急收缩。津液大量耗伤,以致津血不能荣养筋脉,则可出现筋挛急之症,也就是抽筋。

  • ⑤ 经常便秘

津液在胃肠中是以消化液的形式存在的。一方面保护胃肠黏膜,一方面保持胃肠内正常菌群的生长,调节消化功能。由于津液里包含有肠液,肠液不足会影响到大便。津液不足的女性长期出现大便干结缺水、不柔软、排便吃力等便秘的症状。

  • ⑥ 口干舌燥爱牙疼

一说到口干,一般认为是上火了,有一些人,尤其是吃一些辛辣之后,容易脸上起痘痘或者牙疼,这是津液不足的典型表现,津液不足,虚热容易上扰,脸上起痘痘相对牙疼,身体的津液水平多一些。

如何补充津液?

中医补津液,常常用的是滋阴生津的方法。日常我们可以用麦冬、石斛、沙参等滋阴之品,泡水代茶饮,或者和粳米一起煮粥吃,益胃生津。孩子脾胃虚弱,津液来源容易受影响,如果再遇到发热的症状,津液损耗就更严重,平时可以用粥品进行调理,比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山药冰糖粥等,都有养阴益胃、生津运脾的功效。

  • 巧用甘蔗:

甘蔗汁,夏季高温过汗之后补充津液;流感高热、大汗之后出现口干、口渴、胃口差,不爱吃饭时也是可以参照此法补充津液的。

中医专家也给出了一组家庭食疗方案:荸荠6个、鲜芦根30g、薄荷3g、甘蔗100g,煎水代茶饮,全家服用,以预防时令邪气。由此可见,甘蔗甜蜜的汁水除了满足大家的味蕾,还能甘怡生津,清热养阴,顾护胃气。

  • 柔润选银耳:

银耳特殊的胶质溶解后,入口有细腻丝滑清凉之感。因其有滋阴润肺、益胃生津之功,故适用于肺燥干咳、痰中带血、口干咽燥、大便秘结等证。

  • 山药配玉竹:

若上焦热盛,阴虚燥咳少痰,可以山药配玉竹。玉竹性微寒,味甘平,有滋阴润燥、养胃强心、补虚除烦、生津止渴之功,常用于热病阴伤、咳嗽烦渴、虚劳发热等症。山药补气,性味甘平,不燥不腻,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生津固精之功,适合于热病引起的口燥咽干、干咳少痰、心烦心悸等症。

  • 川贝梨:

将中个雪花梨或大鸭梨,挖空,做一个梨盅,加川贝粒10g,或川贝粉,不加水,盖上梨盖,上锅蒸半个小时。先喝水,川贝嚼服,再吃梨肉。两天吃一个。

川贝梨干燥综合征患者口干口渴,咳嗽有痰,食川贝梨可以生津止渴、润肺、止咳化痰,改善干燥症状。秋季燥咳、小儿百日咳等皆可用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