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触摸足背动脉,预防糖尿病足
学会触摸足背动脉,预防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定期检查足背动脉是预防糖尿病足的重要手段。本文将详细介绍足背动脉的位置、检查方法以及糖尿病足的日常预防措施。
足背动脉在哪里?
足背动脉是胫前动脉的直接延续,位于踝关节前方,内、外踝连接中点、拇长伸肌腱的外侧。具体位置在大脚趾和第二脚趾之间足背的中间位置。
检查足背动脉有什么用?
糖尿病患者可能伴有糖尿病下肢大血管病变,主要由下肢动脉狭窄、闭塞、坏疽等引起。由于血管狭窄从轻度到重度往往需8~10年或更长时间,不易早期发现病变。而摸足背动脉的方法能够及早发现足病。
糖尿病患者每隔一段时间,应使用双手食指施加相同压力,找到后感觉脉搏跳动的强弱。如果出现一侧搏动有力而另一侧无力,或者其搏动明显减弱,应及时就医。
足背动脉搏动异常的判断:
- 不对称:如果一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且左右不对称,通常是下肢动脉硬化。
- 双侧都减弱:如果双脚的足背动脉都越来越弱,要警惕大腿部位的动脉等位置相对较高的血管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等。
糖尿病足病患者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保持足部卫生:每天用温水洗足,洗足之前先用手试水温,以免烫伤。不要用刺激性强的洗液。洗足后用棉毛巾尽量擦干并吸干趾缝中的水分,足跟涂润滑油预防皲裂,定期使用乙醇等进行足部消毒,特别是趾间的白霉、浸渍,足部鳞屑等要使用杀灭真菌的药物及时治疗。
每天检查双足:注意检查双足有无肿胀、破损,观察皮肤的颜色、温度等。
预防足部的外伤、烫伤、冻伤:注意房间或周围环境的保暖,足部不能用热水袋或直接烤火取暖,更不能应用烤灯类物品。要适时修剪趾甲,但不宜过短,边缘磨钝,视力较差者不要自己修剪趾甲。不要自行处理“鸡眼”或自用刀片切割胼胝,更不能用腐蚀性药物处理“鸡眼”、足底水疱。不要过度在胫骨前及足趾间搔抓,以免引起局部感染。不要赤足在地毯或沙滩上行走,更不能赤足在室外,尤其是各种健身场所的卵石路等道路上行走。避免去拥挤的地方,包括公共汽车、地铁、购物场所,防止被人误踩。
足部保健与鞋袜选择:户外活动时一定要穿具有保护作用的鞋,不能穿各种拖鞋,凉鞋的暴露部位也不能过多,穿鞋前应习惯性地检查鞋内是否有异物。选择浅色、棉质的袜子,袜口不能过紧,以免妨碍血液循环。
定期检查:定期到乡镇卫生院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下肢及双足检查。通过专科医师的检查,可了解双足的状态,是否出现神经、血管的病变,对诊断和防止糖尿病足非常重要。
糖尿病综合管理建议
自我监测血糖: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便携式血糖仪,并学会正确使用。测血糖的次数应保证至少每周测量一次,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每天监测的次数应更多。可请医生帮助确定监测频率,并定期至医院复查,有助于有效预防和及早发现肾功能损害、眼底病变、糖尿病足等多种并发症。
坚持长期、规律用药:糖尿病就目前而言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现在还没有根治的药物,不要随意相信广告和偏方,应与医生积极配合,严格按要求服用降糖药物、注射胰岛素,使血糖控制在良好水平。
合理运动:增加体力活动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同时肥胖是造成糖尿病的重要因素,增强锻炼降低体重,减少身体脂肪量,增强体力,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运动形式、运动强度、时间长短应根据病人的总体健康状况来定,散步或快步走(特别是晚餐后)、打太极拳、游泳等均较适宜。
饮食治疗: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一部分轻型糖尿病患者单用饮食治疗就可控制病情。
-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米饭不能吃饱,水果不能吃多,甜品基本不碰。
- 不宜吃各种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果汁、果酱、冰淇淋、甜饼干、甜面包及糖制糕点等,因为这些食品含糖很高,食用易出现高血糖;
- 不宜吃含高胆固醇的食物及动物脂肪,如动物的脑、肝、心、肺、腰、蛋黄、肥肉、黄油、猪牛羊油等,这些食物易使血脂升高,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 不宜饮酒,酒精能使血糖发生波动,空腹大量饮酒时,可发生严重的低血糖,而且醉酒往往能掩盖低血糖的表现,不易发现,非常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