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的中医治疗及运动锻炼方法
肩周炎的中医治疗及运动锻炼方法
肩周炎,全称为肩关节周围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发病年龄大多40岁以上,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且多见于体力劳动者。由于50岁左右的人易患此病,所以本病又称为五十肩。
肩周炎的分期
根据症状的演变,原发性肩周炎分为3个时期:
- 疼痛期,持续2.5~9个月,表现为逐渐加重的肩周围疼痛;
- 僵硬期,持续4~12个月,此期肩关节疼痛缓解,而以渐进性肩关节活动度降低为特点,包括主动和被动的肩外旋、内旋和外展活动度全面下降,其中以肩外旋活动度降低最为明显;
- 缓解期,持续5~26个月,肩关节活动度逐渐恢复。
肩周炎有自限性的特点,未经治疗者整个病程为12~42个月,平均30个月。但即使病情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仍有约60%的病例不能完全恢复正常,患肩活动度低于对侧正常肩关节。
肩周炎的治疗方法
治疗肩周炎通常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在一些严重的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物理治疗主要是通过关节活动度练习来改善肩部的活动范围。药物治疗可能包括止痛药和抗炎药,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向关节内注射皮质类固醇和麻醉药物。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其他治疗方法无效,可能需要通过关节镜手术来松解关节囊,使其能够更自由地活动。
中医治疗肩周炎
中医将肩周炎归于“痹证”范畴,认为其主要是由于风寒湿邪侵袭,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肩部经络受阻。根据病因和症状的不同,中医可将肩周炎分为风寒湿痹型、瘀血阻络型和气滞血瘀型,治疗原则主要是祛风散寒、祛湿通络、散瘀止痛。
中医治疗肩周炎的方法多样,包括中药、针灸、推拿和食疗等。中药治疗可根据不同的症状和体质,选用不同的草药方剂。针灸和推拿则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和经络,帮助气血流通,缓解疼痛和僵硬。食疗则是通过日常饮食调整,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增强体质,促进恢复。
肩周炎的防治动作“八段锦”
以下介绍肩周炎的防治动作“八段锦”,供有需要的人参考:
- 屈肘甩手:背部靠墙站立,或仰卧在床上,上臂贴身、屈肘,以肘点作为支点,进行外旋活动。
- 手指爬墙:面对墙壁站立,用患侧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度,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 体后拉手: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健侧手拉患侧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侧并向上牵拉。
- 展臂站立:上肢自然下垂,双臂伸直,手心向下缓缓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后停10分钟,然后回原处,反复进行。
- 后伸摸棘: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触摸脊柱棘突,由下逐渐向上至最大限度后呆住不动,2分钟后再缓缓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 梳头:站立或仰卧均可,患侧肘屈曲,前臂向前向上并旋前(掌心向上),尽量用肘部擦额部,即擦汗动作。
- 头枕双手:仰卧位,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头后部(枕部),先使两肘尽量内收,然后再尽量外展。
- 旋肩:站立,患肢自然下垂,肘部伸直,患臂由前向上向后划圈,幅度由小到大,反复数遍。
请有需要的人注意,以上八种动作不必每次都做完,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交替锻炼,每天3--5次,一般每个动作做30次左右,多者不限,只要持之以恒,对肩周炎的防治会大有益处。
常用中医名方
生山楂甘草汤:生山楂,桑椹,桑枝,乌梅,白芍,伸筋草,醋制元胡,姜黄,桂枝,威灵仙,醋制香附,甘草等。水煎温服,3日剂,1个月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除配合练功外停用其他药物或疗法。舒筋通络,祛淤行痹止痛,滑利关节。
白芍汤:白芍、沙地龙或红花、桃仁、威灵仙或乳香、没药、骨碎补、五加皮、防己、葛根、生甘草等。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装入胶囊,每粒含生药0.2克,成人每次口服3粒,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半个月为1个疗程,休息3天,再行下1个疗程。
黄芪当归汤:黄芪,当归,桂枝,白芍,炙甘草,大枣,威灵仙,防风,蜈蚣,生姜,羌活。每日剂,水煎服。补胃气,通经络,散寒湿。主治肩关节周围炎。兼痰湿者,加法半夏,胆南星。局部可以配合以针灸治疗。
注:仅做科普分享,请勿自行用药。
预防肩周炎
预防肩周炎,我们应该注意保暖防寒,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适当进行肩部运动和伸展,以增强肩部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此外,保持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