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在郯城遇见名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在郯城遇见名人

引用
简书
1.
https://www.jianshu.com/p/53e19e795ed1

去年夏天,开车去山东办事,路过京沪高速边的郯城。突然想到多年不见的老六就在郯城,试着拨了电话,通了。老六听说我在他家不远的高速上,兴奋的语无伦次,一定让我来郯城聚聚。于是从郯城出口下了高速。

老六是我的大学同学,郯城人,一个宿舍行六。那时每天早上,我们还在呼呼大睡,他就悄悄起床了,晚上快熄灯了才回宿舍,整天泡在图书馆里。

出了高速收费站,看到烈日下的老六,还是那么瘦,像根电线杆。跟老六一起进了县城,在街边的一个苍蝇馆子里,简单吃了个午饭。

席间,我问老六:“郯城历史上有什么名人?”

他不假思索地说:“周青”

见我紧蹙着眉头,他放下筷子,两根指头一下一下点着桌子说:“窦娥冤你不会不知道吧,窦娥的原型就是周青!”窦娥我自然知道,元朝关汉卿写的一出悲剧中的主人公。没想到与郯城扯上了关系。

我说,有何证据?老六说,《搜神记》等古籍上有记载,也有实物——东海孝妇冢就在我们县城东郊。

饭后,老六急不可耐带我去了郯城博物馆,果然关于东海孝妇的故事,贴了博物馆整整一面墙。确确实实《汉书》、《搜神记》都有记载。

第二天,老六为了进一步证明周青是当地历史名人,又带我去看了东海孝妇冢,在郯城县城边上,一座汉代古墓。郯城古时有一段时间属于东海郡。

我们去看时,正是老少弯腰、黄金铺地的麦收时节,空气里有一股丰收的味道。到了城东一片麦田,刚收割不久,露着齐斩斩的麦茬。只见麦田前一座高约5米,长宽各近50米的土墩,像个覆斗;土墩上荒草萋萋,一条从荒草中踏出的小径,翻过土墩又下去,使得土墩远看起来又像一颗巨大的桃子。

传说是周青冤死后,在婆婆的坟边起了个坟,两坟竟然一夜之间合为一体。看来这婆媳俩真是好的像一个人一样;也说明当初两坟确实合的严丝合缝,墩上的荒径,是后人一步一步,天长日久踏出来的。

土墩前有一尊石头香炉,三块石碑。石碑文字漫漶不清,大约是清朝的。几尊近年立的石膏像,塑的是周青和她的婆婆,风吹日晒,缺胳膊少腿。在松柏掩映下,如果一个人去看,有点吓人。

倒是当地近年新立的文保碑说得明白:“孝妇冢,郯城县境内及周边地区封土保持较完整之一”

原来周青是汉朝的一位少妇,红颜薄命,死了丈夫,也没有孩子,年纪轻按理可以抬腿走人。但周青决定不改嫁,代夫行孝,每天端茶送水,侍奉年迈的婆婆。婆婆心地善良,见自己一把岁数,日子已经论天数了,想来想去不能拖累儿媳,于是瞅个空子,将头伸进了悬在梁上的绳索内,一了百了了。

这时,平常几乎不回娘家的小姑子出现了,一纸诉状把周青告上太守大堂,说是周青杀害了婆婆,请求清官大老爷明察。太守偏偏昏庸的可以,判了个周青斩立决。周青冤死,连老天都看不下去了,六月的郯城飘起了鹅毛大雪,接着又大旱三年。几年后,新太守上任,才给周青平反昭雪。

回县城的路上,老六说他还记得小时候孝妇祠的一副对联,“六月飞雪天报孝,三年不雨地鸣冤”。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