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油运产业链深度分析:供需错配下的投资机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油运产业链深度分析:供需错配下的投资机遇

引用
1
来源
1.
https://xueqiu.com/1095662550/317082829

原油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由于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导致了原油主产区与消费区之间的大规模贸易往来。从原油的运输方式看,海运是全球原油贸易的重要运输方式,2021年全球原油进出口量约20.6亿吨,其中海运量约18.6亿吨,占比超过90%。

狭义的油运,主要指针对原油、原油提炼成品等石油化工液体产品的航运业。广义油轮还包括化学品船和专用油轮,尺寸通常小于1万载重吨,以区域内贸易为主,我们重点看狭义的油运市场。

行业现状

22年以来,原油市场的主要矛盾,是沙特减产。如今减产已经临近尾声:

12月5日,沙特、俄罗斯等8国宣布,延长部分减产措施至2025年3月,随后将逐步增产至2026年四季度,新的增产计划于2025年上半年的产量较2024年6月计划减少约150万桶/日。但是,考虑到后续美国页岩油、南美海上原油增产前景,2025年全球原油增产趋势不变,仍将为油运需求提供支撑。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12月10日表示,预计明年美国原油净进口量将下降20%,至190万桶/日,将为1971年以来的较低水平,暗示美国产量增加,炼厂需求下降。

EIA在其12月的《短期能源展望》中表示,预计2025年美国石油产量将从2024年的1324万桶/日增至1352万桶/日。EIA还称,2025年炼厂的原油加工量将为1600万桶/日,比2024年减少20万桶/日,预计2025年布兰特原油现货均价为每桶73.58美元(低于之前预测的每桶76.06美元)。

从行业景气度来看,原油和成品油运价,处于中低位置,仍未迎来反转:

12月10日,波罗的海原油运输指数BDTI报932点,环比-0.53%,同比-14.65%。波罗的海成品油运输指数BCTI报686点,环比+3.16%,同比-24.95%。目前BDTI维持震荡走势,中国原油需求不及预期,整体需求疲软,对价格支撑作用相对有限,后续还需关注地缘政治对VLCC运价的影响。

分船型来看,截至2024年12月5日,VLCC运价28236美元/天,环比上周-6.7%;Suezmax运价35151美元/天,环比上周+7.4%;Aframax运价36183美元/天,环比上周末+43.1%。

尽管短期内景气度一般,但后续从中期展望来看,原油轮供需错配确定性较强,2024-26年VLCC供给释放低于需求复苏,油运供需紧张具备确定性,运价中枢有望持续提升。

此外,“东油西运”导致运距提升也是一大重要因素。一方面欧盟制裁俄罗斯原油海运,另一方面欧洲因环保约束,本土炼厂产能退出,而中东炼厂产能提升并替代了欧洲产能,这导致成品油呈现“东油西运”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全球范围内成品油运距拉长的逻辑。

行业发展历史

油运行业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以下阶段:

早期发展(20世纪初至1950年代)

油品运输行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石油工业的起步时期,且其发展离不开轮船的技术发展。起初,石油主要通过铁路罐车和驳船进行短距离运输。19世纪末期,随着海上油轮的出现,开始了长距离的国际石油运输。一战后,石油需求的增长推动了油轮吨位的扩大和技术的进步。

1872年,李鸿章在国内创办招商局,旨在打破外国势力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它标志着中国航海业现代化发展的开端。

扩张与专业化(1950-1970年代)

二战后,全球经济复苏带动了石油消费量的大幅增长,油运行业随之快速扩展。这一时期出现了超级油轮(VLCCs),它们能够承载数十万吨原油,极大地提高了运输效率并降低了单位成本。管道建设也在这段时间内加速,成为陆上长距离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招商局在海上运输上继续扮演重要角色。1961年4月,中国远洋运输公司成立,负责筹建自营船队,标志新中国远洋运输事业的开端。1964年,中远首次利用银行贷款购进“黎明”号货船,开创了“贷款买船,赢利还贷”的发展模式。

波动与调整(1970-1990年代)

1973年和1979年的石油危机导致油价剧烈波动,对油运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行业内部经历了整合,大型石油公司逐渐主导全球市场。与此同时,由于环保意识增强,各国开始制定更严格的排放标准,促使油运企业采取措施减少污染。

现代化转型(2000年至今)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使得油运更加高效、安全。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油运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变,例如采用低硫燃料或新能源动力船舶。2004年,中远与中海两大集团合并重组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发展成为全球居首的综合航运企业和码头运营商之一。

行业产业链

这条产业链环节,包括:

上游

主要为船舶建造厂商、能源开采公司、大型贸易商等。代表公司有中国船舶、中国重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

中游

油运市场集中度较低,中国船东运力全球领先,代表公司是招商轮船、中远海能、招商南油等。

下游

包括石油消费和石化产品加工环节,参与者主要是原油炼化企业、贸易商等。

行业龙头公司分析

以中远海能、招商南油为例:

中远海能11月22日晚间公告,全资子公司海南能源公司作为买方与大船重工及中船贸易作为联合卖方签订6份船舶建造合同,约定由大船重工为海南能源公司建造6艘30.7万载重吨超大型油轮(VLCC),船舶总价为57.48亿元(含税)。新船交付预计将进一步优化本集团油轮船队结构,增强核心竞争力,从而推进本集团全球化布局、顺应绿色低碳航运发展。

2024年11月28日,招商南油公告,公司拟投资不超18.17亿元新建4艘6.5万吨级PANAMAX油轮。新船为新一代小巴拿马船型,满足TierⅢ排放要求,加装艏侧推装置,并采用甲醇双燃料预留设计。上述4艘船舶预计于2027年至2028年陆续交付。

行业发展前景

尽管短期内景气度一般,但后续从中期展望来看,原油轮供需错配确定性较强,2024-26年VLCC供给释放低于需求复苏,油运供需紧张具备确定性,运价中枢有望持续提升。此外,“东油西运”导致运距提升也是一大重要因素。一方面欧盟制裁俄罗斯原油海运,另一方面欧洲因环保约束,本土炼厂产能退出,而中东炼厂产能提升并替代了欧洲产能,这导致成品油呈现“东油西运”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全球范围内成品油运距拉长的逻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