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每年有8000万吨水"来历不明"?专家:可能来自于青藏高原
天池每年有8000万吨水"来历不明"?专家:可能来自于青藏高原
千百年来,长白山因为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以及众多的传说而广为人知,而长白山更是东北地区的重要文化象征和自然保护地,在长白山生活着丰富多样的珍稀动植物资源,如东北虎、羊草等。
然而,尽管长白山拥有着丰富的水资源,但是却有些地方的水量相较于其他地方来说特别的多,这就好比常说的“水来自何处,却不见源头”一般,而长白山天池的水量就是如此,每年接收的降水量仅为16.5万吨,而流出的水量却能高达8000万吨,那么天池的水又是怎么来的呢?
“地下水深循环”理论
有关天池的水资源并不是没有人研究过,而是在2019年,曾有一位来自于东北师范大学的学者提出了一种名为“地下水深循环”的理论,他认为天池的水极有可能来自于青藏高原。
天池是一座火山口湖泊,地处在长白山主峰海拔2189米,而天池湖泊的深度则达到了373米,然而天池湖泊的面积却远远小于接收到的降水量,那为什么天池湖泊的水量还是这么大呢?
在天池湖泊上游有一个名为“小天池”的沼泽地,每年有着大量的雨雪降水流进小天池,然而由于小天池的地势较低,所以水流会不断向低处流淌,进而流向天池湖泊,而小天池的出口则是通过“白石河”的一个渠道流入天池湖中。
因此,天池每年能够接收到的雨水量便是包括了小天池的16.5万吨雨水在内的总降水量。
而天池每年的流出水量则是非常稳定的,每年都会维持8000万吨的水流出,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天池的流出水量并不会随着降水量的减少而变小,那么天池的水又是怎么流出来的呢?
而天池湖泊主要有两种流失水量的可能。
一是蒸发,随着天池的水位逐渐降低,蒸发量也在逐渐增大;二则是渗漏,大量的水流会渗漏到地下,但是据统计,天池的渗漏量并不大。
但是,如果仅仅是这样,那几乎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水流失,而水量也会随之减少,但是天池的水却没有随着年份的增加而减少,因此天池的水很有可能是从地下水中流出来的。
在陈建生教授的研究团队中,有两张地质地图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它们分别是长白地区的地质地图以及青藏高原地区的地质地图。
在两张地图中间有一条线,这条线便是东北地区长白山地区与青藏高原地区的分界线,而这条线又恰好位于熔岩帽之上,这让陈建生教授脑洞大开,他推测青藏高原地区的地下水极有可能会通过地下水隧道流向低海拔地区。
而青藏高原的地下水是如何流向东北地区呢?
陈建生教授认为青藏高原地区的地下水主要有两种流向,一是向东流向西伯利亚地区,另一种则是流向东北地区,而他们猜测长白山地区的地下水便是来自于青藏高原地下水的另一种流向。
在青藏高原地区,地下水主要分布在高原上,然而由于长期雨雪的侵蚀,青藏高原地区的地下水在很久之前已经被融入到青藏高原地下的熔岩之中。
于是,陈建生教授推测青藏高原地区的地下水是通过熔岩隧道流入到东北地区的,而这也对青藏高原地区的地下水深循环理论得到了更多的据。
天池水资源的来历
此外,陈建生教授还根据青藏高原地区的水文地质分析,提出了地下水循环流动的两种途径,一是通过钙质岩溶流动,另一种则是通过熔岩地下流动。
而在青藏高原地区,主要的两种岩石则是熔岩和钙质岩溶,然而青藏高原地区的地下水并不是从熔岩中流向东北地区的,便是从钙质岩溶中流向东北地区的。
陈建生教授提出的钙质岩溶流向东北地区的理论,是通过对青藏高原地区的地质地貌特点进行分析的,青藏高原地区的地质地貌主要有两种特点,一是泥质砂砾岩地貌,另一种则是钙岩溶岩地貌。
研究人员通过对青藏高原地区的地质地貌进行了分析,最终发现研究者们担心的青藏高原地质地貌会对中东部地区的地下水资源进行污染的问题,是没有发生的。
而陈建生教授提出的青藏高原地下水来自东部地区的理论,得到的支持也最多,但是这个观点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支持。
因为青藏高原地区的地下水资源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丰富,青藏高原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仅仅只是一种地表裂缝水,但是长白山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却是非常丰富的。
而青藏高原地区的地下水裂缝水主要是由于青藏高原地区的地质构造所决定的,由于青藏高原地区的地质构造是抬升型的构造,因此青藏高原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非常有限。
而且,长期以来青藏高原地区积累的降水量也很少,因此青藏高原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也就相应的减少了。
天池的水怪传说
而在天池的水资源问题引起了众多科学家的研究后,天池湖泊中的“水怪”也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天池中的“水怪”便是“池妖”。
关于池妖的传说也是非常广泛的,而传说中的“池妖”也是非常美丽的,在每年的夏天,夜晚的天池湖泊中总会出现一个美丽的女子。
这个女子非常善良,她总会帮助那些迷路的游人,将他们带到湖边,然而当游人们睡醒之后,便会发现自己正躺在湖边,而湖中的女子也不见了踪影,而这样的传说也几乎每年都会发生。
据说曾有一名太监,在长白山搜寻仙草的时候误入天池湖中,而当太监醒来之后,却发现自己正躺在湖边,而有一名美丽的女子正为他擦拭身体。
而当这名太监回到皇宫之后,便向皇帝陈述了自己的遭遇,皇帝听罢则是派遣人员前往长白山地区,试图将这名美丽的女子抓回皇宫,而太监则是带领人员来到天池湖边,却发现湖中却并没有女子。
但是当太监们回到皇宫之后,却发现太监身体变得非常的健康,而太监也对皇帝说,自己的身体之所以变得健康,便是因为长白山地区的天池中有一位美丽的女子,而当皇帝听闻之后,便派遣了大批的人员前往天池地区。
而人们在传说中称这名美丽的女子为“池妖”,而对于“池妖”的真实身份,还是有很多的争议,有人认为这名“池妖”很可能是人们对于天池地区的景色的一种赞美之词。
而有一位叫做段诚的教授,也为“池妖”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池妖”的形象便是由于天池地区冬季极端恶劣的环境所决定的。
段诚教授认为曾经有一名名叫孙思邈的教授,在天池地区的极端恶劣环境下,为了寻找仙草极不成意的形象,受到了人们的赞美。
而段诚教授认为,这名教授便是人们传说中的“池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