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失眠的基础——睡眠卫生教育
改善失眠的基础——睡眠卫生教育
睡眠作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或多或少都已经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睡眠习惯。但需要注意的是,良好的睡眠除了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外,也要保持好的睡眠节律。那么,如何才能拥有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呢?
专家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韩振蕴,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神经系统各类疾病,如失眠、头痛、眩晕、焦虑、抑郁、更年期综合征等常见病,及中风、痴呆、帕金森、运动神经元病等慢性疑难性病症。
睡眠卫生教育的重要性
“睡眠卫生教育”是治疗失眠的基础,目的就是纠正不正确的睡眠行为,以促进良好的睡眠习惯,是每个失眠患者都应该要知道的睡眠知识。
7个具体的睡眠卫生教育要点
1. 不要试图睡觉
中医认为“凡眠,先卧心,后卧眼”,意在告诉人们,睡觉首先要做的是放松心情。许多人在失眠后,会强迫自己闭眼“数羊”,不停的告诉自己要睡觉,但是这种行为往往会让我们的心情更加烦乱,难以入睡。这种时候,不妨做几次深呼吸,或者冥想,或者听听轻松舒缓的音乐,进行放松。
2. 避免刺激因素
咖啡因、尼古丁属于兴奋剂。当有睡眠障碍时,应减少所有咖啡类和茶类产品的摄入,也尽量不要于夜间抽烟。
有一些人会因为夜间频繁上厕所而影响到睡眠,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减少夜间液体的摄入量,尽量做到睡前的4小时里只喝一杯量(200-400ml)的液体。
3. 限制酒精的摄入
对于有失眠的人群,应避免饮酒,尤其是在夜间更应该做到不喝酒。
4. 保持一周7天规律睡眠
失眠人群想改善症状,可以进行1到3个月的强制规律睡眠,用以限制在床时间,因为在床上花费过多时间,会导致片段睡眠和浅睡眠,即使睡眠时间看上去充足,但是并不利于失眠的改善。需要保证早晨同一时间起床,并保持每晚同一时刻就寝,1周7天全是如此,帮助建立“生物钟”。所以不管睡了多久,第二天一定要规律起床。
5. 尽量避免白天打盹
我们有些人会有午睡的习惯,但是在当失眠困扰我们的时候,要尽量做到不要在白天有任何的睡眠。如果实在难以坚持,那么午睡时间一定不要超过30分钟。
6. 规律健身,但是不要在睡前6小时健身
锻炼包括很多种,除了慢跑、跳舞这些之外,我国传统的太极拳、八段锦和五禽戏也是很好的锻炼方法。但是尽量不要把锻炼的时间放在夜晚,在中医理论中,夜间阳气应该收藏,进行过度的运动,会激发阳气,不利于睡眠。
7. 保持卧室黑暗且安静
在睡觉前适当的调暗卧室的灯光,并关好窗户,减少噪音和灯光的干扰,塑造好的睡眠环境,更有利于我们的睡眠。
以上就是“睡眠卫生教育”的全部内容,希望大家都能努力做到,“查漏补缺”,祝大家好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