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语文大师】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语文大师】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11/17/503199_1146546319.shtml

诗词背景

杜甫一家有兄弟五人,他是长兄。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当时仍处在安史之乱中,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只有最小的弟弟在他身边,其余三人散处河南、山东等地,然而此时此刻,这几处地方都处于战乱之中,这让杜甫甚为担忧。

一天夜晚,夜凉如水,深秋的雁声催人心肝,诗人望着天上的明月,想起了流落他乡的弟弟,心中感慨万分。他饱含着对家人的思念,写下了这首《月夜忆舍弟》。

字词释义

诗题“月夜忆舍弟”,舍(she)弟,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诗题意为,在月夜思念我的弟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戍(shu)鼓,边防驻军的鼓声。断人行,指实行宵禁,禁止人行走。更鼓响过,行人断绝,孤雁的叫声愈显凄切。首联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夜的图景,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意思是恰逢白露时节。此句既写景,也点明气候。白露既降,天气转凉,思念亲人,徒增悲伤。诗人的思绪乘着月色飞翔,他在设想故乡的月亮应该更明更亮。明明普天之下只有一轮明月,诗人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这其实是诗人的幻觉,但却说得不容置疑。此句极为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弟兄分散,人各东西,家人如断线的风筝失去联系,是生是死,是苦是悲,恐怕只有千里之外的明月才知道。颈联由望月转入抒情,在“有”和“无”的对比中,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思念之情,也寄予了无限的人生感慨。诗人苦于思念,也曾想手写书信寄给家人。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况乃,何况,况且。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信尚且常常无法送达,更何况战事频繁,生死茫茫更难预料。

诗词赏析

全诗层次井然,匠心独运,从听觉角度描写边地的鼓声、雁声,又从视觉角度描写秋夜的明月,诗句流利婉转。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以幻作真,矫健有力,诗人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将心中怀乡思亲的情感倾注在诗句之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