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vs创业:究竟哪种生活更稳妥?
打工vs创业:究竟哪种生活更稳妥?
“现在的工作,是你想要的吗?”在一次聚会上,有人被朋友这么问到。
“当然不是。”他回答。
朋友接着问:“那你现在不辞职,更待何时啊?”
他反问他:“那我现在找不到工作,不得等着饿死?”
朋友笑了,说:“也是,现在这形势,确实不好找工作。”
现在就业环境确实不太好。
一方面,一些行业进入寒冬,很多公司开始裁员、减薪。
另一方面,由于生活成本也在提高,很多人不得不接受996的工作时间以换取更高的薪资。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慢就业”,即毕业后先休息一段时间再考虑工作的事。
甚至有人选择“脱产考公”,即便没有收入也要专心备考。
面对如此火爆的就业形势和如此多元的就业选择,我们不禁要思考:究竟是选择稳定的工作好,还是追求自己的兴趣好?是继续打工,还是勇敢创业?
实际上,关于这个问题,早就有了结论。
那就是:无论选择稳定工作还是追求兴趣,无论选择打工还是创业,最重要的是看这个选择能否让你形成长期主义思维。
即这个选择能否能为你的职业生涯提供一条持续积累的道路,使得职业的优势能够不断复利,形成越来越强的竞争力。
换句话说,就是看这个选择能否让你越老越吃香。
毕竟,很少有人愿意一辈子打工,也没人愿意只追求短期的兴趣而不顾未来的生活。
只有找到能让自己在职场中持续积累的方向,才能避免年龄带来的危机和焦虑。
什么才是让自己越老越吃香的选择呢?
答案是:选择那些随着时间推移,可替代性越来越弱的工作。
所谓可替代性弱,就是指你拥有的能力、经验或资源是别人很难替代的。
这种可替代性弱的工作一般有两个特征:一是需要很强的专业性,二是需要长期的积累。
需要很强的专业性是指,这份工作对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很高,没有经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很难上手。
比如医生、律师、会计师等职业,都需要至少几年的学习和实践才能胜任。
需要长期的积累是指,这份工作的完成质量往往跟个人的经验密切相关,经验丰富的人会比新手做得更好。
比如教师、心理咨询师等职业,年纪越大、经验越丰富,就越受学生或客户的信任。
在选择工作时,我们应该优先考虑那些既需要很强的专业性又需要长期积累的工作。
这些工作不仅可以让你在职场上保持长久的竞争力,还能让你在面对年龄增长时更加从容和自信。
相反,那些看似热门但可替代性强的工作则应尽量避免。
比如互联网运营等职业,虽然起薪高、发展前景好,但因为门槛低、竞争激烈,很容易被淘汰出局。
当然,除了专业性和积累性之外,我们还应该考虑工作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
无论选择稳定工作还是追求兴趣,无论选择打工还是创业,最重要的是找到能让自己在职场中持续积累的方向。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年龄带来的危机和焦虑,实现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