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医院吴思缈团队柳叶刀子刊发文,揭示脑卒中二级预防的饮食调整策略
华西医院吴思缈团队柳叶刀子刊发文,揭示脑卒中二级预防的饮食调整策略
脑卒中是世界人口第二大致死致残疾病,目前全球约有8000万脑卒中患者,每年约550万人死于脑卒中。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发病人数逐年攀升,而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脑卒中患者带病生存。在所有脑卒中事件中,约四分之一的脑卒中发生在既往脑卒中患者,即脑卒中复发。有研究显示,我国居民脑卒中5年复发率超过40%。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吴思缈副教授团队于2021年2月在《柳叶刀-神经病学》(影响因子44.182,在“临床神经病学”类别208种期刊中排名第1)发表文章“Healthy eating for secondary stroke prevention”。
关于饮食在脑卒中二级预防中作用的最新综述显示,地中海饮食、低钠摄入和适量补充叶酸可能是预防脑卒中复发的有效措施,且调整饮食模式比补充单个营养素更有意义。
鉴于上述结果多基于西方人群的研究,而我国居民具有不同的饮食特点,吴思缈副教授团队提出了针对我国脑卒中患者饮食调整的相关策略。地中海饮食以大量蔬菜水果、豆类、谷物、橄榄油、适量鱼类、乳制品、红酒、以及少量肉制品为特点,作者指出应定义地中海饮食中对脑卒中二级预防有效的食物成分。比如,地中海饮食中推荐适量红酒摄入,但最新研究提示任何剂量的酒精摄入都会增加脑卒中发生风险。因此,对于脑卒中二级预防而言,酒精摄入不应包含在此饮食模式中。
其次,还应明确各食物成分在不同地域的可调整性,比如地中海饮食地区开展的研究提示减少红肉的摄入可降低脑卒中发生风险,但亚洲地区的研究发现增加红肉摄入量可降低死亡率,这可能与亚洲人群红肉基础摄入量低于西方人群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再次,地中海饮食不推荐食用精加工谷物,而大米和面粉等精加工谷物作为主食在我国和其他很多亚洲国家有着悠久历史,主食的替换将面临巨大挑战。此外,地中海饮食模式并未对烹饪方式进行限定,而同样的食物通过生食、水煮或煎炸等不同处理方式对于健康的影响是不同的。
作者还指出,关于脑卒中预防饮食调整的现有证据大多来源于一级预防研究(即没有发生过脑卒中的人群),一级预防证据可为二级预防提供参考但并非完全适用,因为脑卒中患者较非脑卒中人群可能年龄更大、并发症更多,存在吞咽困难等问题,故依从性可能更低。
针对上述问题,作者提出应进一步开展研究明确地中海饮食中对于预防脑卒中有效的食物成分,并且在不同的人群中针对文化和地域特点进行食物调整,然后针对脑卒中患者开展可行性和有效性的研究。
作者还指出,健康饮食的目的不仅在于预防单一疾病的发生,更旨在促进整体健康。柳叶刀饮食报告(The EAT-Lancet Commission)提出的健康饮食结构包括高摄入量的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坚果和不饱和油脂,中低摄入量的海产品和禽类,以及少量或不摄入红肉、加工肉类、糖加工食品、精加工谷物和根茎类蔬菜,且总摄入量应根据身高体重和体力活动水平进行个体化调整。
该饮食模式与地中海饮食模式相似,且在不同的文化和地域具有可调整性和适用性,有待在不同地区的脑卒中患者中进行验证。为了实现和推广通过饮食调整预防脑卒中发生、促进整体健康,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公众教育机构、食品供应商、医务工作者、研究者、患者及家属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