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为什么「越追求情绪稳定,反而容易陷入焦虑」?心理学上存不存在「情绪调节悖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为什么「越追求情绪稳定,反而容易陷入焦虑」?心理学上存不存在「情绪调节悖论」?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07A06DXN00

当我们过度努力去控制和抑制情绪时,反而可能会导致更多的焦虑和不适。这种现象被称为"情绪调节悖论"。本文将为您揭示这一心理学现象背后的原理,并提供实用的应对策略。

情绪调节悖论

"稳定情绪,过得更好"——这是我们许多人在面对生活压力时给自己下的目标。尤其是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情绪稳定似乎变成了人生必修课。无论是职场上的上司,还是社交媒体上的偶像,都在不断地告诉我们:情绪稳定才能获得更多的认可,才能活得更"理性",更"成熟"。

但,越是追求情绪的稳定,反而越感到焦虑和不安。这背后,竟然藏着一个心理学现象——情绪调节悖论(Emotion Regulation Paradox)。

当我们过度努力去控制和抑制情绪时,反而可能会导致更多的焦虑和不适。可能你曾经历过这种情境,本来心情波动不大,可是在不断告诉自己"不能焦虑""要冷静"时,反而更加焦虑,甚至更难控制情绪。

曾有一位来访者小李,每当工作中出现压力时,她会不断地告诉自己:

"我不能焦虑,不能让情绪影响工作"。

然而,越是控制,她越是感到焦虑不安。到了晚上,情绪越发失控,甚至出现失眠。她开始自责:"我怎么就控制不了情绪呢?"

事实上,越是试图压抑自己的情绪,越容易陷入情绪的不稳定。这正是情绪调节悖论的表现:过度压抑情绪,反而导致更多的焦虑。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情绪调节悖论的背后有深刻的心理学基础。美国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人们过度抑制负面情绪时,实际上会增加焦虑的感受——即使这些负面情绪并不会直接消失。情绪的抑制不仅没有让人们变得冷静,反而让他们陷入了更加剧烈的情绪波动中。

一项由Johns Hopkins大学进行的研究发现,情绪抑制会导致心理压力和焦虑水平上升,尤其在长期抑制情绪的个体中,焦虑症的发生率更高。另一项心理学调查表明,过度关注"情绪管理"而忽视情绪的自然流动,会导致身体的压力反应增强,甚至引发慢性焦虑。

为什么情绪抑制会导致更多焦虑?

我们可能觉得,冷静下来能帮助我们更理智地解决问题,但实际上,情绪的本质并不是"可以控制的开关"。情绪其实是我们对外界刺激的自然反应,它有其发生的规律,不能简单通过意志力来压抑。

当我们过度压抑某种情绪时,我们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情绪潜伏在体内,随时可能反弹。例如,很多人在焦虑时,不仅试图压制自己"不能焦虑"的想法,还因为对焦虑产生的"内疚感"而增加了更多的焦虑。最终,情绪不仅没有得到调节,反而加重了负担。

情绪调节并不是为了将情绪完全消失,而是学会如何和情绪相处。当我们过度控制情绪时,我们把自己和情绪隔离了。真正的情绪稳定并不是抑制情绪波动,而是让自己在情绪波动中找到平衡,接纳情绪的起伏。我们在焦虑的时候,不需要强迫自己冷静,而是可以学会去感受和接纳焦虑的情绪。告诉自己:"我现在感到焦虑,是正常的,我允许自己有这些情绪。"这种接纳反而能帮助我们缓解情绪的压力。

怎样避免陷入情绪调节悖论?

  • 接纳自己的情绪:无论是焦虑、愤怒还是悲伤,情绪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情绪是我们对外界刺激的自然反应,接纳它而不是排斥它,是实现情绪调节的第一步。

  • 减少过度的自我关注: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过度关注自己是否焦虑、是否失控而让情绪变得更糟。减少对情绪的过度关注,让自己自然地去感受和体验情绪,而不是时时刻刻去控制它。

  • 学会适当的情绪宣泄:与朋友聊聊天,做些运动,或者进行冥想等,这些都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释放积压的情绪。通过适当的情绪宣泄,我们可以减轻焦虑感,避免情绪的过度积压。

  • 建立情绪自我调节机制:当你察觉到情绪波动时,可以尝试采取一些自我调节的技巧,比如深呼吸、冥想、短暂休息等,帮助自己保持冷静和理性。

情绪的波动是正常的,我们不必为了保持情绪稳定而压抑它。真正的情绪调节,并不是让情绪消失,而是学会与情绪共处,并从中获得力量。通过接纳和理解自己的情绪,我们能够更好地调节内心的波动,摆脱焦虑和压力,走向真正的情绪稳定与内心的平静。

参考文献:

  • Gross, J. J. (2002). Emotion regulation: Affective, cognitive, and social consequences. Psychophysiology, 39(3), 281-291.

  • Linehan, M. M. (1993). Cognitive-behavioral treatment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Guilford Press.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