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亲不认是哪六亲?家谱族谱中家人的称呼科普
六亲不认是哪六亲?家谱族谱中家人的称呼科普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谱与族谱不仅是家族历史的记载,更蕴含着丰富的称谓体系。这些称谓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家族成员的尊称与谦称,更折射出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的孝道文化。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家谱族谱中的常见称谓,带您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家谱与族谱中,古人对家族成员的称谓别具一格,充满历史韵味。今日,小谱将带你领略其中常见的几种独特称呼。
六亲
我们经常听到与六亲相关的成语,比如六亲不认,形容一个人铁面无私,不通人情,对亲属都不讲情面。命理中常说,六亲无靠,指自己的亲人无法对自己提供助力,凡事只能靠自己。六亲缘浅,就是指与自己的亲人缘份比较浅。那这些成语中的六亲到底指的是谁呢?
在现代社会,六亲是泛指亲属。在古时候,不同朝代,六亲的界限是不同的,有很多种说法。
- 《左传》说法,六亲指父子、兄弟、姑姐(父亲的姐妹)、甥舅、婚媾(妻子的家属)、姻亚(丈夫的家属)。
- 《老子》里说:“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王弼的注解是:六亲指父子、兄弟、夫妇。
- 汉代贾谊《新书.六术》中记载,六亲指父子、亲兄弟、从父兄弟、从祖兄弟、从曾祖兄弟、同族兄弟。
- 《汉书·贾谊传》里说:“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以承祖庙,以奉六亲,至孝也。”唐代的学者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六亲,父母,兄弟,妻子也。即父、母、兄、弟、妻子、子女。
尊称与谦称
家:称呼比自己辈分高或者年长在世亲人,蕴含敬意与谦逊。
称呼自己的父亲:家父、家严;
称呼自己的母亲:家母、家慈;
称呼自己的哥哥、姐姐:家兄、家姐。
舍:谦称比自己小的同辈亲属。
称呼自己的弟弟、妹妹:舍弟、舍妹。
先:指的是对已经逝去的长者的尊称。
对已逝世的父亲称呼为先父、先考、先严;
对已故母亲称呼为先母、先妣bǐ、先慈。
犬:自己子女的谦称,如犬子、犬女等。
小:自家小辈的谦称,如称呼自己儿女为小儿、小女。
夫妻称呼
古代“夫妻”的别称有:结发、鸳鸯、伉俪、配偶、连理、秦晋等。
对“夫妻”双方的称呼:
夫的称呼:
丈夫、夫子(尊称)、夫君、君子(敬称)、郎(昵称)、郎伯、良人、官人、老爷(仅限于官宦人家对老公的称呼)、相公、先生等。妻的称呼:
妻、孺人(所有官员妻子)、内子(卿大夫的嫡妻)、内人、内助、拙荆、贱内、小君(诸侯之妻)、夫人(汉代以后王公大臣之妻)等。
家谱,是一部承载家族记忆的重要文献,要深入理解和研究家谱,熟知这些家族称谓至关重要,它们不仅反映了一个家族的发展变迁,更是我们探寻祖先足迹、传承文化血脉的关键线索。
参考资料:《中国人的称呼》 刘一达(著) 马海方(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