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张学良评价张作霖和蒋介石:一个有雄才,一个有大略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14:1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张学良评价张作霖和蒋介石:一个有雄才,一个有大略

张学良曾评价其父张作霖“有雄才,但没有大略”,而蒋介石则“有大略,但没有雄才”。这一评价客观吗?本文将从张作霖和蒋介石的发家史、性格特点和领导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

张作霖:有雄才而无大略

创业的本质就是无中生有,从01,再从110的一个过程。

我们来看张作霖的发家史,他确实是一个合格的创业者,并且他身上有和朱元璋很多相似的地方,胆大心细,敢打敢拼,并且特别擅长抓住机会。

张作霖从小读过几天书,但随后因为他的父亲暴死,就不得不出来闯荡江湖,自谋生路。

张作霖前期能够在地方势力中崛起,靠的就是敢打敢拼。在创办赵家庙保险队的过程中,他敢和对手赌命,并且侥幸胜出。

接下来的路就会更加难走,就是因为创业越往上走,你碰到的对手就会越强,如果不能够迅速提高自己的能力,就必然会被淘汰掉。

张作霖从小闯荡江湖积累下来的察言观色能力,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原本他在结拜兄弟中是老小,但是能够抓住各种机会表现自己的能力,并且脱颖而出,成为团队的实际控制人,其他人也没有什么意见,为人处事的功底可见一斑。

在这之后张作霖就先后投靠了赵尔巽和袁世凯,靠着这两棵大树,迅速变成了东北地区的草头王,从而变成了东北王。

接下来张作霖靠着日本人的支持,开始向关内发展,虽然屡受挫折,但至少还是守住了东三省这块根据地和大本营。

蒋介石:有大略而无雄才

蒋介石出生于盐商家庭,可以说家中比较也有钱。因此蒋介石后来读了保定军校,又被送到日本去留学军事。

早在日本留学期间,蒋介石就断定中日之间不一定有一场大战,并且写成了一篇文章,发表了出来。

后来辛亥革命爆发,蒋介石就提前结束了留学生活,回国投入了革命斗争中。在陈其美的帮助下,蒋介石就变成了孙中山身边的一员大将。

后来蒋介石凭借担任黄埔军校校长的机会,慢慢控制了国民党第一军。并且靠着这个班底完成了北伐,组建了一支庞大的国民党中央军。

雄才VS大略

张作霖是因为出身非常低微,求生欲望和本能非常强烈,这就让他锻炼出了非凡的生存能力。这种能力也在后来帮助他成为了东北王,但却没能帮助他更进一步。

原因就在于他真的是缺乏那种大略,也就是战略眼光。其实这种东西也不能怪他,只能怪读书太少,缺乏见识,没有系统的接受过政治和军事培训,更擅长在各种势力之间左右逢源,谋取更大的利益。

蒋介石就恰恰相反,从小就衣食无忧,然后就接受了系统的军事课程的学习,从保定军校学到了日本的振华军校,打下了非常扎实的理论基础。

这就让蒋介石具有了非常强的战略眼光和意识,之所以蒋介石能够在孙中山的这个阵营中间脱颖而出,靠的就是多次制定的战略战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但孙中山重用的军事将领基本上都是广东派系的,蒋介石并没有多少石基指挥军队的经验,大多数时候都是作为参谋出现的。

也就是说蒋介石参与实战的机会并不多,基本上都是从东征和北伐开始的,跟着他的学生一块儿成长。

张学良后来评价蒋介石就是心胸有点狭窄,不能够包容大多数人,团结有能力的人一块干大事。

实际上蒋介石心中也有苦衷,军阀混战的时候,那些手中掌握有军队的将领经常来回背叛,每一个军阀在选拔军官的时候都特别慎重,尽可能选拔同乡、同学,蒋介石也不例外。

应该说张学良对张作霖和蒋介石的评价还是比较准确的,但他看别人比较准,看自己却差了那么一丢丢,要不然也不会最后那么被动,成为阶下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