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AI危机升级,2025年中等收入群体减少2200万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AI危机升级,2025年中等收入群体减少2200万人?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15A073VI00

导读: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正在对各行各业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对脑力劳动的替代。本文深入探讨了AI对就业市场的影响,特别是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冲击,并提出了应对这一挑战的建议。

AI对脑力劳动的替代

早在2017年,BBC基于剑桥大学的研究数据,分析了365种职业在未来的“被淘汰概率”。当时,程序员、记者、音乐家、艺术家被取代的概率都不到10%,被认为是“最安全”的职业之一。

然而,随着通用语言大模型的接连问世,情况已发生巨大变化。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陈沁在2023年的研究中,列出了AI替代率最高的前25个职业,编辑、作家、文字记者、计算机程序员赫然在列。麦肯锡的最新报告也显示,IT与软件工程师、设计师、写作者、编辑、记者等职业将受到AI的显著影响。

工业革命淘汰的是肌肉,信息革命替代的是肢体,而AI革命瓦解的,是曾被人类视为“安全区”的脑力劳动护城河。当DeepSeek能成为文字工作者中的佼佼者,编辑过去因AI生成文本水平低下而沾沾自喜的时代也早已不复存在。

AI替代下的“中等凹陷”

在一个工作岗位的招聘中,AI有了足够的能力媲美人类,这背后暗含着的是中等收入群体整体的财富危机。AI正在从就业这一根本问题上,对脑力工作者形成外部性的财富撕裂。

北大光华的教授周黎安和其团队,基于理论分析与AI应用前景数据,测算了AI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影响。预计到2025年,AI将影响中等收入群体人数减少2200万人,2035年中等收入群体减少4200万人。

另一方面,在脑力工作者内部,也存在着另一种撕裂。以画师为例,当AI制图工具出现后,画师可以让AI生成初稿,然后在此基础上做修改。有了AI,一个人一天或许可以完成8张、10张甚至更多张原画。基于这样的事实,企业显然会更倾向聘用具备AI技能的画师,而非一个传统画师。

应对AI挑战的建议

面对AI带来的就业挑战,人们需要学会顺势而上,与AI共舞。具体来说,有两种突围方向:要么向下兼容,成为AI的“神经末梢”;要么向上突破,进化为AI的"大脑皮层"。

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未来就业报告》总结了2030年前增长最快的十大技能:

显然,这些才是今天脑力工作真正的就业护城河,当然也是整个人类的。AI的文字能力在于大量数据的喂养,而人类的文字能力,在于感知、思考和每一次心跳。

正如吴晓波所说,今天他还能干得过AI的部分未必完全是文字的组织能力,而更在于事实的选择和组合、亲身的经历,以及对中国经济的独特见解。至少在今天,人工智能在文字的温度、价值观和思考深度上还无法与人竞争。

"无人驾驶可以精准规避风险,但人类司机才会为晚霞踩下刹车。"这句话道出了人类与AI的本质区别。人类的独特之处,是我们有资格在不断发展的世界中主动做选择,适应这个社会。AI冲击就业护城河之时,学着顺势而上,与AI共舞。

马斯克视频连线亮相2025年世界政府峰会

图源:网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