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轴承:新领域新机遇,轴承国产化前景广阔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轴承:新领域新机遇,轴承国产化前景广阔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cybocs.com/list_29/110.html

轴承是机械运转的重要零部件,其主要功能在于减少摩擦、引导旋转以及承受载荷。根据轴承运转时产生摩擦力性质的不同,可将轴承分为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其中滚动轴承应用更为广泛。

全球轴承市场格局

全球轴承市场基本被八大国际厂商垄断,分别为 SKF、NSK、TEKT、NTN、NMB、NACHI、TIMKEN 和 Schaeffler,2022 年八大厂商全球市占率(按收入)达到 75%,主要因为其发展历史更为悠久;相较之下,中国轴承市场集中度较为分散。

从市场规模来看,根据 Grand View Research,2023 年全球轴承市场规模为 1209.8 亿美元,并预计 23-30 年 CAGR 约为 9%,其中中国是主要市场之一。根据中国轴承工业协会,2021 年我国轴承行业营收为 2278 亿元。

风电轴承国产替代加速

轴承是风机核心零部件,降本压力下其国产替代加速。由于风电轴承具备以下特点:技术难度高且在风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风机中的价值量占比不高但附加值高、国产替代与技术升级加强轴承持续成长能力,因此其具有较强的抗通缩属性。

风电轴承包括主轴轴承、偏航变桨轴承以及齿轮箱轴承,其中主轴轴承和齿轮箱轴承具有较大的国产替代空间。根据 Research and Markets,2022 年全球风电轴承市场规模为 68 亿美元,并预计 22-28 年 CAGR 约为 12.76%。

人形机器人轴承需求增长

轴承是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重要关节部件,主要应用于减速器、丝杠和电机环节。长期来看,人形机器人未来有望快速放量,其产业链各环节市场潜力较大,人形机器人的不断发展有望推动减速器、丝杠、电机配套轴承需求量提升。

以特斯拉 Optimus Gen-2 机器人为例,我们梳理了其所用零部件的配套轴承类型,如谐波减速器主要选用交叉滚子轴承、柔性轴承,行星减速器主要选用深沟球轴承、滚针轴承,行星滚柱丝杠主要选用深沟球轴承、四点接触球轴承,空心杯电机主要选用深沟球轴承、滑动轴承。

中国轴承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轴承产业形成了五大产业聚集区。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轴承产业具有重要的区域发展特色,主要形成了以瓦房店、洛阳、浙江东部、苏锡常(长三角)和山东聊城五个轴承产业集群。

(1)瓦房店轴承基地:是中国最大的轴承行业基地,被称为“中国轴承之都”,轴承产品主要是大型、特大型设备轴承;

(2)洛阳轴承行业基地:是我国技术积累最深刻的轴承行业集聚区,拥有专业的轴承研究所,以及唯一有轴承专业的河南科技大学,产品主要是中型、大型、高档的主要设备轴承;

(3)浙东轴承产业聚集区:拥有完整的工业布局与先进的生产设备,轴承产品多是中小型、中型;

(4)苏锡常轴承行业基地:以差异化发展为特点,定位“专精特新”,生产的轴承主要用于轻工业;

(5)聊城轴承行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轴承保持器生产基地和最大的轴承贸易聚集地,全产业布局,现已形成以轴承生产、装配和销售为一体的临清市烟店轴承市场。

技术壁垒与突破

当前国产化进程下,我国轴承发展已取得较大突破,但仍在轴承材料、专用设备方面存在壁垒。作为高精度的机械部品,轴承综合了材料科学、热处理技术、数控技术等多种技术。

(1)轴承材料层面:轴承钢成为制约我国轴承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轴承常用材料一般分为金属材料、多孔质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三大类型,而轴承钢作为当前最常用的轴承材料之一,具有高强度、耐腐蚀、耐高温等优点,适用于各类型轴承的制造。行业内当前应用的轴承钢主要包括高碳铬轴承钢、渗碳轴承钢、不锈轴承钢、高温轴承钢、中碳轴承钢和无磁轴承钢六类。

(2)专用设备层面:热处理是保证轴承精度、性能、寿命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作为轴承加工的重要专用设备,随着主机对配套轴承性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轴承热处理设备方面也需要有很大的提升。

(3)加工工艺层面:磨削加工是轴承生产的关键工序。轴承生产过程中,所耗用的磨削加工劳动量约占总劳动量的 60%,磨削加工成本占整个轴承生产成本的 15%以上。轴承磨削加工包含磨削、超精、研磨等,目前国内磨削过程多采用单机加工,部分发展较好的企业已建设自动化生产线。

随着人形机器人放量、风电产业链降本压力持续,轴承行业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和国产替代空间。目前海外轴承企业在市场份额、技术水平、产品能力方面均较强,国产公司正不断深化自身能力,提升产品水平,为未来行业快速成长和国产替代打下坚实基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