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中国七大过剩产能行业前景分析
高盛:中国七大过剩产能行业前景分析
高盛最新研究报告揭示了中国七大行业产能周期现状,其中光伏和锂电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尤为突出,但预计将于2028年实现供需再平衡。报告指出,尽管目前部分行业面临出口与贸易壁垒挑战,但制造业整体转型升级趋势明显,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光伏、锂电池、新能源车和功率半导体等行业,这些行业贡献了中国GDP增长的22%。然而,目前中国制造业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五个行业的产能超过了全球总体需求,导致部分行业内超过50%的产能现金利润率为零或负数。
光伏和锂电池行业现状
光伏和锂电池行业目前面临供需不均衡状态,其现金利润率为负值且资本支出计划被削减。然而,这两个行业的需求增长依然稳健,因此它们最接近达到周期性转折点。
新能源车和功率半导体行业前景
新能源车和功率半导体行业距离转折点较远,主要受到资产负债状况和盈利能力的共同影响。这两个行业当前仍处于扩张阶段,但面临着来自供给侧改革、竞争结构以及中国以外产能扩张等方面的不确定性。
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几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趋势将趋于再平衡,预计到2028年供需关系将逐步改善,利润水平也会得到修复。在此过程中,需要关注资本支出变化、欧美市场准入政策以及全球经济环境对需求端的影响。
具体行业分析
光伏组件:2024年一季度,光伏组件价格同比下降46%,全行业所有企业的经营性净现金流为零或负。预计2025年有望见到周期底部,全行业三分之一产能将在未来几个季度内关停。
锂电池:2024年一季度,锂电池价格同比下降45%,全行业27%的企业经营性净现金流为零或负。预计2024年将是本轮下行周期的谷底,随后在2024-26年期间,行业产能利用率将持续回升至55%-60%。
新能源汽车:尚未达到转折点,因为全行业近一半车企仍能产生正现金利润率,同时业内企业对利润率前景持乐观态度,这支持其进一步扩张产能计划。
功率半导体(IGBT):本土供应商将继续扩张产能以提高市场份额、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并实现产品升级。然而,高盛对IGBT价格前景持谨慎态度,预计供过于求将导致价格下降。
工程机械:自2021年以来进入了一轮持续多年的下行周期。预计随着房地产新开工企稳以及工程机械行业进入更新换代周期,国内市场需求有望于2024-25年触底。
空调:尽管面临一定压力,但在市场需求多样化、企业资本支出自律、利润率重视及供给结构高度整合等因素支撑下,预计空调行业将保持良好的供需格局和盈利能力。
钢铁:尽管2015-2017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幅改善了超额产能问题,但由于建筑业用钢需求发生了结构性调整,预计中国钢铁行业大多数产品的利润率将持续疲软。
政策与市场影响
尽管政府对供需两方面提供了一定支持,但据估计,政府于2023年的补贴/返还金额平均仅占EBITDA(经营性现金流)的2-10%。此外,美国和欧盟对中国部分出口产品实施了一系列关税调整,进一步加剧了贸易紧张局势。
投资建议
高盛研究部认为,包括现金利润率和资本支出周期在内的基本经济性因素是中国制造业周期的重要驱动力。通过分析“三项原则”及临界点,我们定义了周期底部,并量化了非市场驱动型因素对产能扩张支持的局限性。此外,我们根据过去12个月资本支出计划调整趋势预测了未来几年的潜在产能情景。
在评估竞争结构与成本曲线后,我们看好具有以下特征的一线企业:强劲市场领先地位(包括市场份额与成本优势)以及较高准入壁垒,从而为整合格局提供保护。因此,我们重点关注11只可能在行业周期转折点来临时及/或结构保持稳定时提供敞口机会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