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10个穴位,保肺护气管
按摩10个穴位,保肺护气管
在当前肺炎疫情的背景下,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中医保健知识变得尤为重要。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经络是人体重要的医疗保健系统,能够自我调节并适应环境变化。通过按摩相关穴位,可以达到保健和治疗的效果。本文将介绍10个与肺部保健相关的穴位,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肺部健康。
按摩前该知道的事
马偕纪念医院中中医内妇儿科主治医师瞿瑞瑩指出,想有效疏通人体的经络系统,传统方式包括针灸、刮痧或推拿等,都有直接或间接的治疗与保养效果,只不過這些方式操作起來較為麻煩,必須借助專業醫療人員才能進行,相對於此,最簡單有效的方式,就是自己用手按摩經絡穴道了。
瞿瑞瑩說,與肺部有關的穴位很多,若從經絡系統來看,最直接的就屬肺經;另外,肺與大腸相表裡,大腸經也是保養肺系統的重要經絡;再從肺部結構來看,人體前方的任脈、後方的督脈也與肺部有關;甚至是從頭頂到後背的膀胱經,也是許多中醫師在治療感冒初期症狀時常用的經絡。
也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敏感度不同,穴位的位置與按摩效果也會有所差別。一般來說,對於手部可直接按到的穴位,可以手指或按摩輔助工具(如按摩棒)來按摩;而與肺經有關的穴位,很多是位於肩膀、脖子、後背等處,除了可請他人幫忙,也可以吹風機吹拂,或使用熱敷墊,甚至可於洗澡時以蓮蓬頭沖洗都有同樣的效果。
瞿瑞瑩指出,按摩穴位的手法可分3種頻率,「按3秒、停3秒」是屬於較快的頻率、「按6秒、停6秒」是中等頻率、「按9秒、停9秒」則是較慢的頻率,一般建議居家按摩是以「按6停6」的中等頻率為主,只要按到有痠麻之感,就有「得氣」的效果。
很多人以為按摩穴位要按到痛才有效,其實平日保養時,只要舒服就好,當按壓到很痛的時候,通常身體會抗拒,穴位周邊經絡會開始緊繃瘀血,反而會造成傷害。
保肺穴位1-鱼际穴
鱼际穴常用於瀉肺熱、滋肺陰、涼血止血的功效,有理氣清肺、利咽喉、止咳喘的作用,且具有疏風清熱的功效,經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燒、流黃涕等風熱症狀。
- 取穴位置:鱼际穴位于手掌心靠近大拇指、皮肤泛白的位置,在大拇指根部与手腕连线的中点。
- 主要功效:常用於治疗并舒缓因感冒引起的黄痰、喉咙痛、肺结核、头痛等,若与合谷穴顺时揉按,可有效缓解气喘发作。
保肺穴位2-列缺穴
列缺穴对于头痛、头胀、预防感冒很有效果,因处于骨头与筋的附近,不易按压,只要按压到有酸痛的感觉即可,若用针灸则会有电的感觉,可宣肺通经络、止咳平喘,且具利水功效。
- 取穴位置:以两手虎口交叉,食指扣到的位置就是列缺穴。
- 主要功效:中医有句话说"头项寻列缺",只要是关于头的问题都可以列缺穴进行按摩保养,最常用於舒缓治疗偏头痛、感冒、气管炎、哮喘等症狀。
保肺穴位3-合谷穴
中医说:"面口合谷收",也就是說脸上的問題,如口腔、喉咙等,都可以用此穴位加以治疗,不只可以镇静止痛,让耳聪目明,也具有理气活血的作用。
- 取穴位置:合谷穴位于虎口凹陷的位置,将拇指与食指并拢时,两指掌骨间肌肉最凸起的地方。
- 主要功效:合谷穴对于治疗疼痛相当有效,如头痛、牙痛、腹痛、经痛等,都可按压此穴舒缓疼痛;对于肺部的功效,则常用於缓解咽喉肿痛、扁桃腺炎、咳嗽、鼻炎、感冒等。
保肺穴位4-天突穴
天突穴可說是气机转运站,若有宣发肃降等問題,无论是咳不停、呼吸不通顺或咳不出来,都可按压此穴;按压天突穴时不建议用过于刺激的工具进行,也不适合太大力。
- 取穴位置:头仰起后,在胸骨上端凹陷处,位在锁骨胸骨窝的中间。
- 主要功效:天突穴有止咳化痰、平喘降逆、降气利咽之效,常用於治疗哮喘、支气管炎、咳嗽等症狀,若稍微点压天突穴,可让聚结的痰液随着咳嗽排出体外,祛痰功效佳。
保肺穴位5-膻中穴
中医认为"气会膻中",是体内气体汇集之处,因此可调节人体全身的气机,具有理气宽胸、宣肺降逆的效果。按压此穴时不需要过于大力,只需点压几下即可,是属于辅助的穴位,一般与内关穴、天突穴、气海穴等共同运用,对肺部的保养有其功效。
- 取穴位置:膻中穴位于胸部正中线、两乳连线的中点,也是第四肋骨间隙的中间。
- 主要功效:常用於舒缓气喘、支气管炎、心绞痛、胸痛等症狀,不过此穴很少单独当作治疗使用,也因为刺激、按压时会有强烈的酸胀感,若遇到咳不停时,可稍稍按压天突穴与膻中穴,若不方便以指按压,也可以吹风机吹拂。
保肺穴位6-大椎穴
大椎穴有解表散寒、镇静安神、健脑等功效,具有宣通全身阳气的作用, 对于感冒或肺炎引起的发烧、退烧等作用很强,是全身退烧的要穴之一。通常不建议用针灸方式进行,可用吹风机吹拂,有预防感冒、清脑宁神的效果。
- 取穴位置:头往后仰, 颈后隆起的最高点下方就是大椎穴。
- 主要功效:大椎穴是肺部保养很重要的配穴, 一般常用於治疗流感、癫痫、感冒、头痛、失眠等症狀,也对中暑、高热、咳嗽、气喘等有效。
保肺穴位7-风府穴
风府穴属督脉穴位,通常若有感冒症狀,中医最先针灸的位置就是风府穴和风池穴,作用是将外邪引出,亦即具有祛风散热、提神醒脑、清热泻火的作用。
- 取穴位置:风府穴位于后颈髮际线正中直上约1吋位置,也就是两侧斜方肌间的凹陷处。
- 主要功效:对于肩颈酸痛、脖子僵硬、头痛等都有舒缓的作用,一般与"风池"、"风门"等三穴用於治疗外邪侵扰,常按此穴可治疗头痛、癫痫、咽喉痛、失声等。
保肺穴位8-风门穴
风门穴对于预防并治疗风邪特别有效,尤其是颈背、肩颈而入的风邪,通常用於祛风理气、疏散外邪之用。
- 取穴位置:风门穴位于背部第2胸椎突起旁约1.5吋位置,可以采取坐或站姿,手肘往后背按压即可,也可用吹风机吹拂背部两侧。
- 主要功效:预防感冒、缓解哮喘,对紓解肩颈酸痛很有帮助。
保肺穴位9-肺俞穴
肺俞穴是肺经将气输入背部的位置,可改善肺脏的功能,一般用於治疗外邪所引起的风寒、发热、咳嗽痰多、清鼻涕等症狀。
- 取穴位置: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方,旁边2指宽处。
- 主要功效:可常用吹风机温暖经络,主要针对止咳、停喘、温肺、头颈僵硬、落枕等都适用。
保肺穴位10-风池穴
风池穴属于胆经,除了有祛风解热、清脑醒神的作用,也有除湿通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效果,亦是治疗眼疾的重要穴位。
- 取穴位置:位于髮际的凹陷处,按压方式可以双手大拇指倒扣在头部的枕部两侧,滑动时若有凹陷处就是风池穴。
- 主要功效:可舒缓偏正头痛,对于头晕、感冒、鼻塞、鼻炎、中风等問題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