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稀土资源储量同比下降21.7%
2024年全球稀土资源储量同比下降21.7%
近日,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发布了2024年全球稀土资源储量数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稀土资源储量约为9000万吨(REO,下同),较2023年下降21.7%。此次储量同比显著下降,主要源于其大幅调整了部分国家稀土资源储量统计数据。分国家来看,中国稀土储量保持4400万吨,仍位居世界第一。俄罗斯稀土储量调整为380万吨,同比下降62.0%,越南稀土储量调整为350万吨,同比下降84.1%,美国小幅上升,澳大利亚稀土储量保持不变(见表1)。需要注意的是,仍有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稀土资源,尚未被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在内。
表1 2023-2024年全球稀土资源储量表(REO,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美国地质调查局
据USGS同期公布的稀土矿产品产量数据,2024年全球产量约为39万吨(REO,下同),同比增长4.7%。中国、美国、缅甸稀土产量位居世界前三,分别约为27万吨、4.5万吨、3.1万吨,全球占比达68.5%、11.4%、7.9%,澳大利亚、尼日利亚和泰国并列第四,产量为1.3万吨,占比均为3.3%(见表2)。其中,尼日利亚、泰国稀土产量同比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中国、美国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表2 2023-2024年全球主要国家稀土矿产品产量(REO,单位:吨)
数据来源:美国地质调查局
综上,尽管储量数据呈现结构性收缩,但需理性看待统计口径差异与勘探技术突破的潜在影响——美国地质调查局特别指出,格陵兰岛、北欧地区及深海矿床的稀土资源尚待系统评估。中国作为稀土产业链最完备的国家,在稳产保供中彰显了责任和担当。当前,全球正掀起新一轮资源布局:欧盟通过《关键原材料法案》加速构建稀土等战略金属的储备,美国联合澳大利亚、加拿大组建"矿业安全走廊",非洲国家则借力"电池金属经济带"提升资源附加值。值得注意的是,越南虽储量下调,但通过与日本合作建设稀土精炼厂,正从原料出口向高附加值加工转型。
未来十年,稀土博弈将呈现"双循环"特征:一方面,清洁能源转型驱动需求刚性增长,据国际能源署公布的“已宣布承诺情景”(APS)预测显示,到2030年,全球对稀土元素的需求将达到13.1万吨,到2050年将达到18.1万吨;另一方面,各国正在积极的构建稀土产业体系,保障其供应链的稳定。在此背景下,构建涵盖资源勘探、绿色采选、循环利用的可持续产业体系,或将成为全球供应链安全的关键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