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酸、咖啡因、BCAA 运动健身补给品怎么吃?天然食物来源、建议摄入量一次看!
肌酸、咖啡因、BCAA 运动健身补给品怎么吃?天然食物来源、建议摄入量一次看!
市面上有许多运动健身的营养补充品,比如咖啡因、肌酸、BCAA等运动增补剂,价格并不便宜,到底值不值得花钱买来吃?真的像广告宣传上说的那么有效吗?
Heho营养师刘思妤整理出5种常见的补充品,告诉你该在哪个时间点吃、要吃多少,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运动增补剂是什么?
运动增补剂(Performance supplements)主要是用来提升各种运动表现、促进肌肉增长和修复、改善体能状态的营养产品。然而,并非所有的补给剂都像广告上说的那么有效、必要且安全。
国际运动营养学会(ISSN)指出,目前有强烈证据表明有效的增补剂包括:肌酸、咖啡因、β-丙氨酸、HMB、BCAA等。
肌酸
大多数存在于肌肉中,水解后可快速产生ATP,提供肌肉收缩所需要的能量来源,成年人每天可自行合成1g的肌酸。研究指出,肌酸有助于提高运动表现、力量和肌肉质量,尤其是重量训练或反复性动作的高强度运动。
- 食物来源: 鳕鱼、牛肉、牛奶、鲑鱼、金枪鱼。
- 补充剂量: 初期5-7天,每天分成四次补充,每次需要5g的水合型肌酸;后期每天补充3~5g即可。
- 补充时机: 通常在运动前或运动后补充。
- 适合族群: 爆发力运动,如举重、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如足球、篮球、排球、网球。
咖啡因
咖啡因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不仅提神醒脑、降低疲劳感,还能用来增强各方面的运动表现,包括速度、耐力、反应和力量等。
- 食物来源: 咖啡、茶饮、能量饮料,一杯中杯美式咖啡约含有200mg的咖啡因。
- 补充剂量: 每公斤体重需要补充3~6mg的咖啡因。
- 补充时机: 运动训练前60分钟。
- 适合族群: 耐力型运动,如马拉松、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如足球、篮球、排球、网球。
β-丙氨酸
β-丙氨酸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在骨骼肌中会转变成肌肽(Carnosine),可作为缓冲剂,用来平衡剧烈运动后身体所产生的乳酸,借此改善肌肉疲劳、缩短恢复时间。
- 食物来源: 牛肉、猪肉、鸡肉、鱼类。
- 补充剂量: 每日补充4~6g,持续补充至少2周。
- 补充时机: 建议随餐分次服用,提高肌肉中肌肽浓度。
- 适合族群: 长、短时间的高强度运动都合适,如自行车、短跑等。
β-羟基-β-甲基丁酸(HMB)
饮食中的白氨酸,经由肝脏代谢可转化为HMB。简单来说,HMB可以增加肌肉蛋白质合成,同时减少蛋白质分解,有效增加肌肉量、强化肌力。此外HMB还有助于修复运动后的肌肉损伤。
- 食物来源: 富含白氨酸的食物有乳酪、牛肉、鸡肉、猪肉、坚果种子、花生等。
- 补充剂量: 每天摄取3gHMB,分三次摄取,持续补充2周。
- 补充时机: 运动前30~60分钟。
- 适合族群: 高强度运动训练者,通常有较高的肌肉损伤机率。
支链氨基酸(BCAA)
BCAA包含白氨酸、异白氨酸和缬氨酸三种必需氨基酸,有助于促进蛋白质合成、肌肉组织修复,通常由2:1:1的比例组成。人体无法自行合成,不过在日常饮食中,只要均衡多元都能摄取到足量的BCAA,大约可提供20~30g。此外,研究表明,BCAA可以与游离色氨酸竞争通过血脑屏障,进而降低或延迟运动期间所产生的疲劳感、加强运动耐力。
- 食物来源: 鸡肉、猪肉、牛肉、鸡蛋、鱼类、牛奶。
- 补充剂量: 每日可额外补充5~10g,建议不要超过20g。
- 补充时机: 运动前、中、后皆可,在训练后补充BCAA有助于提供能量、减少延迟性肌肉酸痛。
- 适合族群: 耐力型运动,如长跑、自行车、登山等,或是短时间的爆发力运动,如举重。
摄取运动营养补给品有用吗?营养师:不是必需品
近年运动健身热潮夯,各种运动增补剂的询问度愈来愈高,究竟有没有需要补充呢?刘思妤营养师坦言,这些补给品仅扮演“辅助”的角色,就像是跑步选手穿上一双舒适的跑鞋,可提升运动表现,但成绩并不会一飞冲天,主要还是取决于日常的跑步训练。
良好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都比买补给品来吃更重要。首先,确保饮食中有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基本的饮食条件需要满足,后续再考虑要不要额外吃运动营养品和增补剂。
刘思妤提醒,如果真的要吃,不見得每一種都有效,了解不同增補劑的食用量、時機,依照個人身體狀況、目標和訓練計劃選擇,最好諮詢專業人員建議,這樣才能確保吃下這些補給品,不會成為徒勞無功的舉動。
本文原文来自He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