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主任一碗水端不平时,科室很难团结,多个医生辞职走了
科室主任一碗水端不平时,科室很难团结,多个医生辞职走了
在医疗行业,一个科室的团结和发展往往与科室主任的管理方式密切相关。一位医生在丁香园论坛上分享了自己在不同管理环境下的工作经历,揭示了"一碗水端平"对团队凝聚力的重要性。
2010年,我再次回到广州,入职一个二甲医院新成立的普外科,当时科室只有两个医生,一个科室主任,一个住院医,我就是那个"兵"。
科室只有7个患者,我们依靠腹腔镜微创+收费低+充分沟通优质服务,两年时间,患者增加到40人。
2012年2月1日,科室单独成科,先后入职6名医生,进入发展快车道。遇到急诊科缺医生时,我第一个前往轮转,时间是1年。那一年,也是我当医生17年来最轻松的一年,四个人轮外科,9小时白班+第二天15小时夜班,其它时间休息,不用管病人。
后来,我又去上海进修半年,再回到科里,发现氛围已经大不如前。病人没有以前多了,有一部分医生开始摸鱼,也不互相补位了,分配也不是按劳,而是按职称。先后两个医生离开科里,后来看不到希望,我也走了,听说主任后来也走了。
发展阶段,大家努力干活,进入平台期后,科室主任没有做到公平公正,有人摸鱼,或有能力的人看不到希望就走了。一碗水端不平,伤害了不被重视的医生,也伤害了患者,最后主任自己也是受害者。可能到头,主任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辛辛苦苦7年的科室,他最后也成了局外人。
回头看看,那时候我走,虽然很不舍,但是很正确的选择。改变不了环境时,只能改变自己,有舍才有得,否则是痛苦的活着。
自己当一个新成立的科室主任时,早期真难当,当主任比当医生难多了,曾经一度我认为自己不适后当主任。有3批同事走了之后,又有5位新同事加入,我还是模仿在瑞金医院微创中心郑民华主任和乳腺中心沈坤伟主任,没想到这次成功了。
目前7人核心团队,团结友爱,互相部位,科室管理的事情是大家协调和分工,而我负责医疗技术和科普培训。科室团结和公平公正,这是我坚持的基本原则,为大家争取福利和学习机会,也是公平公正。再回头看看,曾经遇到的人和事,都是成长过程必不可少,也因改变才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工作中,面对主任不公平,你会?
- 辞职,换工作 303 人
- 继续工作,摸鱼 195 人
精华点评
peixu1090(丁香评论员):很简单,发展时期科主任要做大就要依靠大家,而且草创之时利益太小,欲念也不大,大锅饭(此处无贬义)加上画饼大家一团和气。而达到一定程度各种明的暗的好处迎头而来,再也没有开诚布公和利益均沾,而且主任可能有意制造内耗以刺探消息,你背着他说的他很快就知道。科主任逐渐变成了签字拿钱的角色,业务逐渐成了纸上谈兵不着调,要命的是他却越来越膨胀。科室逐渐变成了他个人的金库,医院也只看任务完成率,与商人贾竖无异,长此以往,一切可知。胡主任没有被利益淹没,保守着医生初心,实在是凤毛麟角。
相约在春季(医疗行业从业者):一直关注楼主!谈一下我的情况:我也是当年一个人打拼起家,后面慢慢的招录本科生研究生入科,都是我一手带出来的,进修发在职一半的绩效,规培除开国家补贴外,科室再每月发4000元补贴,执业医师考试报名费考试期间交通费住宿费科室报了,我们的绩效还是按照职称拿,因为都是我一手带出来的,大家干活不分彼此。如果哪个搞小动作,影响科室团结,特别单独谈话,凝聚力战斗力还是不错,去年科室2411万。也即将步入年过半百了,其实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最大的财富是大家一起把科室建设好,而不局限于个人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