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人员交职工养老保险划算不划算?我来帮你算算账!
灵活就业人员交职工养老保险划算不划算?我来帮你算算账!
我国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自1992年实施以来,至今已有33年的历史。社保法自2011年7月1日实施以来,也已走过13个年头。养老保险制度已经深入人心,成为绝大多数人退休养老的基本保障。
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群体中,灵活就业人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由于没有固定的用人单位,灵活就业人员需要自己承担全部的养老保险缴费。
一些依靠平台经济的灵活就业人员,如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和家政服务人员等,虽然与平台存在服务关系,但并未建立完全的劳动关系,因此在缴纳养老保险时也需要全额缴费。
所谓全额缴费,是指灵活就业人员需要承担全部20%的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按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规定,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按比例缴费,其中用人单位缴费比例为16%,个人缴费比例为8%。而灵活就业人员由于没有固定用人单位,需要自己承担全部20%的缴费比例,其中12%计入统筹账户,用于计发基础养老金,8%计入个人账户,用于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
尽管灵活就业人员需要全额缴费,但国家在缴费比例上给予了特殊优惠。灵活就业人员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城市中的创业者(如演员、自媒体从业者、城镇个体工商户)、从农村出来自主创业的人员(如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以及在农村创业的人员等。
目前,虽然一些灵活就业人员的月收入可能高于传统就业人员,但年轻人普遍消费观念超前,几乎成为月光族,存钱养老并不现实。购买商业养老保险虽然是一种补充选择,但其作为保险公司产品,设计时必然考虑盈利因素,完全依赖商业保险养老的费用较高。
相比之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由政府机构管理和实施,具有财政补助,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具保障性的社会福利举措。
那么,缴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究竟是否划算?我们可以通过具体数据来分析。
按照现行规定,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到2030年将延长至20年。以四川2024年为例,养老保险缴费下限为每月4511元,按照20%的缴费比例计算,每月需缴费902.2元,每年缴费10826.4元。
由于职工年平均工资逐年增长,缴费基数和养老金计发基数也在同步上涨。在很多地方,这两个基数已经统一,确保养老金持续增长;在一些地区,养老金计发基数甚至高于缴费基数,使得在这些地方缴纳养老保险更为划算。
以四川为例,过去15年平均每年缴纳养老保险约8000元,缴费15年后,平均缴费指数为0.6的人员在2024年退休时每月可领取近1400元养老金。这意味着平均每月缴费不到700元,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却是缴费金额的2倍,这样的投资回报率在各类投资中堪称最优。
此外,养老保险还考虑了生存年限问题。即使只活到70岁,也不会赔本。因为在领取养老金期间,国家每年都会调整提高养老金,死亡后还有丧葬补助金、抚恤金等,个人账户未领完的部分也会退还给家属。
综上所述,灵活就业人员缴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虽然需要全额承担20%的缴费比例,但按照目前的缴费标准,在多数地方每年缴费约1万元,退休后每年领取的养老金却是缴费金额的2倍以上,这是一项非常划算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