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固相法关键制备参数对磷酸铁锂材料性能的影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固相法关键制备参数对磷酸铁锂材料性能的影响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yuhaobest.com/index.php?m=photo&a=show&id=28

LiFePO4 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固相法和液相法。相比液相法,固相法具有产品纯度较高、粒度较低、形貌均一等优点,适合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固相法制备 LiFePO4/C 正极材料的过程,涉及包覆碳含量、元素配比、煅烧温度、前驱体等参数调控,这些制备参数最终会影响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其中,包覆碳含量和元素配比这 2 个工艺参数会直接影响材料的纯度和电子导电率;煅烧温度和前驱体则会影响材料的粒径和结晶性,影响 Li+ 的扩散速率。

本文简要介绍了固相法的 4 个关键制备参数对 LiFePO4/C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抑制或促进作用,以确定最佳的制备工艺参数,提高材料的稳定性和优异性,为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碳源用量

碳热还原制备 LiFePO4/C 材料的过程,通常会引入有机碳源如碳凝胶、蔗糖和葡萄糖等,在材料表面形成包覆碳,以提高导电性。焙烧过程中分解生成的热解炭,既作为还原剂还原 FePO4,涉及的反应如式(1)所示,也作为成核剂,抑制 LiFePO4 晶粒的长大与团聚,从而提高电子在颗粒间的转移与传递效率,进而提高材料的导电性。

LiFePO4/C 材料的包覆碳含量与碳源用量呈正相关,因此,碳源用量影响制备材料的品质与性能。

  • 碳源用量过少时,材料表面的包覆不均匀,难以完全还原 Fe3+,生成的部分杂质会抑制 Li+ 的扩散;
  • 碳源用量过多,则会导致包覆碳层过厚,并生成 Fe2P 等杂相,降低材料的活性物质比例、振实密度和和体积能量密度,阻碍 Li+ 的扩散,并容易出现极化现象 。

由于合成方法和所使用碳源的差异性,现有的研究报道对最佳的碳含量尚无定论,但根据现有的文献报道,较为适宜的碳源用量为 3.0%~10%。

元素配比

采用固相法合成 LiFePO4/C 材料时,不同的锂铁比(Li/Fe)或磷铁比(Fe/P),同样会使材料的粒度及表面形貌发生改变。

非化学计量的元素配比引起的元素过量,可能会产生杂质 Fe2P、Li3PO4 等。当磷铁比一定时,根据 Fe-P-Li-O 相图,Li 元素 过 量 时,即 Li/Fe > 1,易 有 Li3PO4、Fe2O3 等 生成,反应如式(2)所示。其中,惰性物质 Li3PO4 在细化 LiFePO4 晶粒、减轻烧结融合程度、提高 Li+ 扩散速率的同时,也会阻碍电子的传输。

当少量缺 Li时,即 Li/Fe < 1,则 常 有 Fe2P2O7、FeP4 和 Fe2P 等产生,反应如式(3)和式(4)所示。杂质的生成均会造成活性材料 LiFePO4 的量减少,降低正极材料的放电比容量。

较佳的 Li/Fe 元素配比宜控制在1.00~1.05。

当锂铁比一定时,少量缺 Fe,即 Fe/P<1,会产生Fe空位,这能够降低Li+ 的扩散能垒,增加 Li+ 在一维通道的传输速率,提高材料的倍率性能。

较佳的 Fe 元素一般应控制在 0.94~0.98。

烧结温度

合成温度同样是固相法制备 LiFePO4 正极材料时的重要影响因素,一般控制在 500~800℃之间 。

过低的烧结温度会造成固相反应不完全,产物中含有杂质 Fe3+ 且结晶化程度不高,不利于 Li+ 在一维通道的快速脱嵌,导致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偏低,循环性能较差;温度过高则会使生成的无定形碳包覆层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时晶粒出现团聚和长大,增长了 Li+ 的传输路径。此外,合成温度过高容易产生 Fe2P、Li4P2O7 等杂质,反应式如(5)和式(6)所示。

生成的 Fe2P 层可能会阻塞 Li+ 的一维扩散通道,降低扩散系数,抑制材料的性能 。

前驱体

采用碳热还原法合成 LiFePO4 时,通常会使用无水 FePO4 或含结晶水的 FePO4(FePO4·xH2O)作为前驱体,这会对最终合成的 LiFePO4 形貌有显著的影响,使得合成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存在差异。

相比无水FePO4,FePO4·xH2O 在高温下的脱水过程使得 LiFePO4 表面的碳含量和碳层分布不均匀,造成 LiFePO4/C 材料的性能恶化;根据现有文献的报道,结晶水的存在不利于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提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