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大爱小王子,马斯克的成长故事
人间大爱小王子,马斯克的成长故事
埃隆·马斯克,横跨七个高科技领域创业,被无数人视为精神偶像,把人间大爱当作己任。手拿把掐足以改变世界的项目,在线支付PalPal,太空探索SpaceX,太阳能公司SolarCity,发卫星造火箭,太阳能新能源,他无所不包 。
连他口中的最不值得一提的小企业特斯拉,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之一,2023年前三季度总交付量达到132万辆,第三季度蝉联全球纯电动车交付量榜单冠军,市值高达近万亿美元,身价近3000亿美元,稳居世界首富宝座。
这期内容就让我们看看马斯克和他背后的一众公司。
创始人故事
童年背景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人间大爱小王子,现实版“钢铁侠”。很多创业者终其一生的梦想就是有一家市值能超过千亿的公司,自此,遛鸟插花,下棋喝茶,开启悠哉养老生活。
但是马斯克不一样,他比较贪心,想的是有四家,还是四家完全不同领域,不同方向的千亿公司,该说不说,人家还真成功了。
1971年6月28日,在南非的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一个男娃娃呱呱落地,这就是咱们的男主角。
马斯克的妈妈,叫做梅耶。长得那是一个金发碧眼,亭亭玉立。15岁的时候就气质迷人,被挖走做了模特,还入围过南非小姐大赛的决赛。独立大胆的个性一直到老都没变,60多岁还曾全裸出现在《纽约客》 的封面上,可谓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疯狂的娘让疯狂的马斯克称了王。
马斯克他老爸也是个厉害人物,妥妥的高质量男性,家庭背景相当优越,父亲是陆军中士,母亲是个知识分子。自己是机械和电气工程师,负责处理一些大型项目,像什么办公楼,住宅,商场,空军基地等等。
之后这两人就坠入爱河了,不不不,准确的说是埃罗尔把梅耶骗到手了。这两人结婚不到1年就生下了马斯克,次年生下了弟弟金伯尔,第三年又生下了妹妹托斯卡。结婚3年就完成了三胎计划,效率非常之高。不过,在此期间,老公埃罗尔的渣男本性暴露无遗,有事没事就对梅耶拳打脚踢。
都说原生家庭很重要,马斯克在牙牙学语的时候,眼里看到的都是这样的画面。有人说,不能过就离婚呗。但是,当时南非那时候的法律禁止女性离婚。没办法,梅耶只好一边当着全职主妇在家里忍受着毒打,一边抽空读书,在25岁的时候拿到了营养学硕士学位,后来创建了自己的营养学咨询公司,当然这是后话了。
终于熬到了31岁,南非出台了法律允许女性离婚。梅耶抓住机会,承诺把自己这些年赚到的钱全部给老公,然后自己带着三个娃净身出户。这一年梅耶离开了渣男的魔爪,开始一个人带着三个娃自谋生路。这一年,马斯克才9岁。
该说不说,他爹是真的渣,刚离婚没多久就果断二婚了,二婚没几年又离婚。最后还把二婚老婆带来的继女搞怀孕了,俩人最后还结了婚,也就是说马斯克的妹妹秒变他后妈,这段也是马斯克最不想被提起的经历。
成长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让马斯克的性格非常孤僻,再加上因为老爹工作的原因,这家人经常搬迁,马斯克入学还早,年纪最小,还是是新人,就经常被同学欺负。所以他只能独来独往,以书本为伴,大量阅读。
1980年,马斯克在10岁的时候,第一次了解到了计算机,那时候的计算机只有5KB的内存,用的还是BASIC汇编语言,马斯克看不懂啊,然后就开始自学BASIC。虽然那时候,他父母刚离婚没多久,但是他老爸还算有点良心,知道马斯克想要,二话不说就给他买了一台。
该说不说,人家的脑子就是聪明,12岁的时候,就开发了一款名叫《Blaster》的游戏,虽说这款游戏有点粗糙,但是能卖出去啊,当年马斯克就把游戏卖给了《电脑与办公技术》杂志,净赚500美元。
14岁那年,马斯克接触到了对他人生影响最大的一本科幻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书中的地球是一个高等文明制造的超级电脑,马斯克的太空构想自此被埋下了种子。
之后,马斯克一直在南非生活到1989年,那年马斯克高中毕业,母亲梅耶就带着三兄妹搬去了加拿大,因此马斯克才拿到了加拿大国籍。
在加拿大,他先是就读皇后大学,获得了物理学和经济学的学位,还追到了他的第一任妻子。然后又去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继续深造,1995年拿到了硕士学位。
好了,学业已经完成,接下来的就是追逐理想了。
所以马斯克在攻读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还是创业之间,直接选择了后者,开启了他传奇又跌宕的创业之旅。
创业开始
Zip2
1995年,马斯克拿着2000美元和一台电脑,拽着自己的怨种弟弟金伯尔,开始创业,结果差点连学校大门都没出去,因为马斯克还欠着10万美元的学生贷款呢。
没办法只能找老爹帮忙了,马斯克找老爹借了两万八千美元,创立了第一家公司,Global Link,也就是后来的Zip2,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呢,就是帮助什么服装店啊餐馆啊,推广自己的产品,大众通过访问网页获得企业信息,简而言之就是大众点评和百度地图的结合体。
创业初期的困难可想而知,就算是天赋异禀如马斯克,也着实是吃了不少苦。因为公司只有几个人,所以马斯克是又当爹又当妈,指南针,地图,白页,黄页都得自己敲,还得管着公司几个人的温饱。
所以在Global Link成立的三个月,马斯克和金伯尔都住在办公室里,两眼一睁,开始办公。洗澡就去基督教青年会蹭,一日三餐都吃快餐。
除了人难公司也难,推销员去劝说零售商们跟Global Link合作,就开始疯狂吃闭门羹,互联网广告?没听过,没兴趣。当时人们对互联网的认知还都处于初级阶段,几乎没有企业愿意花钱在这个网站上做广告,所以这个Global Link就跟当时马总的中国黄页一样屡屡碰壁。
可不行啊,这还没大展身手呢,就首战败北了怎么能行。于是,马斯克开始深耕Global Link,扩展业务,让Global Link可以给媒体网站发布信息用,就类似于58同城。
然后,投资者就来了不,马斯克不要命的拼劲和互联网广告这个庞大市场,直接就吸引了一家风投公司(Mohr Davidow)的注意。1996年初,这家公司伺机而动给Global Link投资了300万美元,公司也正式更名成了Zip2。
紧接着Zip2团队开发了一个软包出售给报业公司,为报业公司开发分类广告,成功转变成了一个ToB的公司。然后,Zip2的业务就从硅谷扩展到全美了。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风投公司入股后,就雇佣了更多程序员,用模块化的软件架构重新编写了代码,不是因为别的,主要是马斯克是自学型选手,代码自成一派,没有团队协作和公司运作经验,逻辑性和可持续开发能力比较弱,好吧,准确点来说就是人家看不上小马敲的东西。
再加上投资公司一入股,直接让马斯克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权,谁有钱谁老大啊,商业模式变化,投资人逼迫马斯克从CEO上退位,担任首席技术官,找了曾经在创新实验室上班的的索尔金担任Zip2 CEO。
在索尔金的带领下呢,Zip2也过了几年的好日子,一步步成长起来,并且在新闻领域取得巨大成功,但是Zip2彻底成为了报纸行业的幕后玩家,马斯克不爽了,他觉得公司明明可以直接向消费者们提供有趣的服务,为啥非得搞幕后呢,马斯克和董事会的分歧这不就来了。
等到1998年4月,Zip2想斥资3亿美元收购竞争对手CitySearch,但因为种种原因前功尽弃,Zip2也陷入困境,公司进入亏损状态。1998年2月,康柏(Compaq)公司给Zip2抛来了橄榄枝,想出资3.07亿美金收购Zip2,之后呢,Zip2成功卖身,马斯克也获得了2200万美金的回报。
当然了,我们小马也是吃一堑长一智,直接就意识到了公司控制权和CEO职位的重要性。首战告捷让马斯克信心倍增,这创业也不咋难啊,于是他开始筹备成立下一家公司,一场国际金融革命要爆发了。
技术改变世界,梦想创造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