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数、模数和基本参数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数、模数和基本参数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数、模数和基本参数
齿轮是机械传动中的基础部件,其设计和制造需要精确的参数计算。本文将详细介绍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数、模数和基本参数。
齿轮的形成
两个摩擦轮的外表面相互接触后,一个轮子转动时,会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带动另一个轮子转动。但当转矩较大时,会出现打滑现象。为此,人们在两轮表面上设置轮齿,在轮齿的啮合作用下,传递更大的转矩,于是形成了齿轮传动。
图8-1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状况和基本参数
齿轮的基本尺寸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状况和基本参数如图8-1所示。
齿数Z
在齿轮整个圆周上齿轮的总数称为该齿轮的齿数,用Z表示。齿轮齿数由设计决定,可直观查得。
分度圆直径d
各轮齿的中心线形成齿轮的分度圆,分度圆直径为d。在分度圆上齿轮的齿槽宽e和齿厚s相等,即e=s。
衡量齿轮大小的参数
螺纹等结构件是用螺距衡量牙型大小的。衡量轮齿大小有以下几个参数:
- 齿距p
即齿轮在分度圆上的圆弧齿距。将圆弧齿跨展平后,包含了无理数π,因为齿距p均为非整数,所以很难准确测出。
- 模数m
为便于设计、制造和互换需要,引入模数作为齿轮的标准值。模数m是将分度圆上的齿距p缩小π倍后的数值,即
$$
m = \frac{p}{\pi}
$$
式中:
- m——齿轮模数(mm)
- p——分度圆上的圆弧齿距(mm)
对于模数m,可以形象地描述为:将齿轮的全部齿轮齿数Z,沿着分度圆直径展开,再等距离地缩小后,放置在分度圆直径内,这时测量出的齿距长度(mm),即为齿轮的模数值m。这样,模数m、齿距p与分度圆的关系为
$$
d = mZ
$$
式中:
- d——分度圆直径(mm)
- Z——齿轮齿数
- m——齿轮模数(mm)
- p——分度圆上的圆弧齿距(mm)
模数由设计者根据需要而定,由于模数值多为正整数,以便于计算,所以模数是齿轮几何尺寸的计算基础。模数值是表征齿轮轮齿大小的参数,模数m越大,轮齿的齿厚SP越厚,其抗弯曲能力也越强,所以模数又是轮齿抗弯曲能力的重要指标。
- 径节DP
英制齿轮的重要参数是径节DP。径节也可形象地描述为:将齿轮的全部轮齿Z,沿着分度圆直径展平,再等距离地缩小后,放置在分度圆直径内,这时测量每英寸的齿数,即为齿轮的径节DP,即
$$
DP = \frac{Z}{d} = \frac{1}{p}
$$
式中:
- DP——齿轮径节
- Z——齿轮齿数
- d——分度圆直径(in)
- p——分度圆上的圆弧齿距(in)
可以看出,径节的大小和英制螺纹相似,与模数则相反,即齿轮的径节数值越大,轮齿的齿厚SP越小,其抗弯能力也越差。
齿顶圆直径da
过齿轮所有轮齿顶端的圆称为齿顶圆,其直径用da表示。如在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中,由于规定齿顶高ha=m,所以齿顶圆直径da为
$$
da = (Z + 2)m
$$
式中:
- da——齿顶圆直径(mm)
- Z——齿轮齿数
- m——齿轮模数(mm)
中心距a
平行的两轴在两圆柱齿轮啮合时的中心距离为中心距a。中心距是齿轮传动的设计基础。通过中心距a和两轴的传动比i分别确定两齿轮的分度圆d和齿数Z。它与其他参数的关系是
$$
a = \frac{d_1 + d_2}{2} = \frac{(Z_1 + Z_2)m}{2}
$$
式中:
- a——两轴中心距(mm)
- Z1、Z2——两齿轮齿数
- m——齿轮模数(mm)
- d1、d2——两轮分度圆直径(mm)
在英制齿轮中
$$
a = \frac{d_1 + d_2}{2} = \frac{Z_1 + Z_2}{2DP}
$$
式中:
- a——两轴中心距(in)
- Z1、Z2——两齿轮齿数
- DP——齿轮径节
- d1、d2——两轮分度圆直径(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