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DPI与报告率 如何设置才能适合自己手感
鼠标DPI与报告率 如何设置才能适合自己手感
鼠标,是一个常见的电脑外设,它与键盘一起,几乎成了即插即用设备的代名词。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鼠标是否真的“即插即用”就可以呢?让我们来聊一聊,这个整天被握在手里的小玩意儿,需要如何调教。
鼠标的设置主要涉及到两个参数:
一个是每英寸的像素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DPI;
另一个是指针报告位置的频率,称作报告率或回报率;
鼠标DPI的设置方案
DPI给我们直观感受是灵敏度,显示器越大、分辨率越高对鼠标DPI的需求就越高,具体体现是低DPI需要长距离移动鼠标,十分影响操作效率。
如果你发现有人高频率磨蹭鼠标的话,就是他的鼠标DPI设低了。想要正确设置DPI,就需要了解DPI与鼠标移动距离的关系。
在下图中显示器上是鼠标指针移动的像素数,鼠标垫上是鼠标移动的物理距离。
用水平方向像素数除以鼠标当前DPI,等于鼠标横向移动的物理距离,这里乘以2.54是为了将英寸换算为厘米。
鼠标DPI计算公式
一般情况下,鼠标指针由显示屏一边滑到另一边,鼠标移动的物理距离以3厘米为宜,如果超过5厘米,鼠标的操作尺度就比较大了,需要多段滑动鼠标完成操作。
当然,鼠标移动的物理距离多少合适,受主观感受影响,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公式来计算出适合自己设置。
鼠标DPI与显示器分辨率
假设鼠标移动的物理距离为X;合适的DPI为Y;
那么,根据之前的公式
Y = 屏幕分辩率÷(X÷2.54)
一般建议将鼠标移动的物理距离设置为3厘米,冬天手冷,这个距离可能更低,所以,以3为X值得话,1080P的分辨率需要设置1500DPI,2K分辨率至少需要2000DPI,4K显示器则至少需要3000DPI。
在按照此公式计算出数据设置后,如果感觉鼠标移动有些飘忽,这就涉及到另一个参数,报告率。
鼠标报告率设置方案
报告率一般为125250500*1000,四个档次,数据越大越好,虽然目前大多数鼠标都可以设置到1000,但实际使用中并不建议拉的太高。
一方面是感受不太明显,另一方面是消耗CPU算力太多。在待机状态下,高报告率(1000)设置后,纯点鼠标可以让CUP负载越过20%,手快一点的小伙伴可能会更高。所以,这个参数设置500足以。
常见鼠标报告率级别
通过对以上数据的了解,我们不难发现,鼠标的DPI并不需要太高,市面上大多数鼠标都能满足我们的需要,我们在选购鼠标时,应该把更多目光放在鼠标的耐用性和握持的舒适度上。
鼠标高报告率会增加CPU负载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鼠标都能满足基本需求,选择时应注重耐用性和握持舒适度,而非盲目追求高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