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强化区域协同合作 成都“圈划”了这些重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强化区域协同合作 成都“圈划”了这些重点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23A05DEN00

2024年,成都将在区域合作方面重点开展哪些工作?4月23日,成都市发改委印发了《2024年区域合作工作要点》,明确了科技创新、产业协同、公共服务共享、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的实施重点,并公布了20项标志性合作事项清单和80项区域合作重点任务清单。

关键词:科技创新协作

建成投运科创生态岛一期
推动市州在蓉打造“科创飞地”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加快科技创新跨区域协同,是区域合作中的一大重点方向,成都今年将着力于共建创新网络、共营创新生态、共促成果转化三个方面推动科技创新跨区域协同。

今年,依托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先进技术成果西部转化中心等科创平台,发挥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等载体作用,成都将重点支持实施跨区域重大科技项目,联合开展重大科技攻关。依托“科创通”建设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服务云平台,探索搭建线上、线下“共享实验室”,推进科研仪器、工程技术人员共享。

同时,今年将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券跨区域互认互通,支持跨市购买科技服务。设立区域协同技术创新专项,编制需求清单,鼓励高校院所和龙头企业采取“揭榜挂帅”、组建创新联合体等方式实施创新项目。

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成果转化。今年,成都着力推动创新平台资源、科技成果与地方发展需求精准对接,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同时,高标准建成投运科创生态岛一期,导入上海技术交易所等知名技术转移机构,鼓励市(州)在成都科创生态岛设立“科创飞地”。

关键词:现代产业体系共建

聚焦晶硅光伏等领域
推动构建跨区域特色产业集群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今年,聚焦协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成都将着力实施跨区域建圈强链、搭建协作互动平台、探索协作模式创新等重点工作。

其中,包括探索构建成都都市圈协同保供机制,跨市(州)共建“菜篮子”保供示范基地,协同推动“天府粮仓”建设。同时,强化区域间产业转移合作,加快建设国家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示范区,共建成雅毗邻区域绿色发展经济带,深化文旅资源互动合作。

聚焦晶硅光伏、大数据、电子元器件等领域,推动构建跨区域特色产业集群,提升资源转化利用效率,协同打造成眉乐光伏产业带,争创成德绵自凉高端航空航天装备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今年,成都将着力跨市(州)联合开展产业投资促进项目推介,持续举办省内区域合作商贸对接活动和“成都造”产品市场拓展活动。建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成都市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等功能平台,推动功能拓展、服务范围延伸、辐射带动作用有效发挥。

在探索协作模式创新方面,今年将创新合作共建、飞地园区、托管建设等产业协作模式,推进“研发+制造” “总部+基地” “头部 +配套”等深度协同,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有效路径。协同推动成都·广安生物医药“双飞地”建设,加快金什合作园区一体化设计,促进中航智一期项目封顶,多措并举推动“三州一市”可再生能源基地项目落地。

关键词:公共服务共享

扩增医检互认范围和项目
让群众在更多城市自由看病就医

设施互通方面,提速建设川藏铁路引入成都枢纽天府至朝阳湖段、天眉乐高速、成绵、成乐、成南高速扩容等项目,加快推进邛芦荣高速、成汶高速成都至彭州段前期工作,不断完善区域交通网络。适时扩大轨道交通出行二维码互联互通范围,优化铁路公交化开行方案,提升运营服务水平。

公服共享方面,推动中小学、幼儿园结对扩面,丰富结对合作内涵,围绕学校管理、教学指导、师生互动等深化“校对校”帮扶。同时,深入推进医联体建设,有序扩增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医疗机构范围和互认项目,持续优化区域医保公共服务,促进参保群众在更多城市实现看病就医自由。另外,深化区域灵活缴存公积金试点,推进区域互提互贷,打造公积金服务“成渝通”“同城享”品牌。

文体事业合作发展方面,充分挖掘川茶、川酒等文化内涵,为百业赋予文化价值;发挥成都平原经济区文旅联盟作用,共同推出巴蜀精品文旅线路;打造区域城市运动品牌,搭建赛事平台,强化体育产业互动。

另外,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协力提升治理水平方面,也明确了今年的重点工作,其中包括持续深化110报警服务跨区域联动,推进区域税务执法协同和标准统一等。

关键词:对外开放协同

做强枢纽通道功能
持续扩大市采“朋友圈”

围绕增强开放门户枢纽功能,今年成都将持续推动“两场一体”协同高效运营,加密拓展国际航线,提升“全货机+客机腹舱+包机”多元化航空物流服务水平,补强冷链、跨境电商等货运设施,做强国际航空枢纽功能。

同时,织密铁路通道网络,创新“枢纽对枢纽”合作模式,加密“澜湄蓉欧快线”开行频率,推进“越桂蓉欧快线” “中老泰全铁班列”稳定开行,完善“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高效集疏运体系,提升国际铁路枢纽功能。

在共建协同开放高能级平台方面,今年将聚力提升打造中国一欧洲中心、国别合作园区等开放合作载体;落实市场采购贸易市州(区、县)合作共享机制,持续扩大市采“朋友圈”。同时,完善成都国际班列集结中心体系,构建“枢纽港口+城市基地+产业园区+重点企业”集货机制,助力四川企业“走出去”“引进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