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大赵翔宇:与白血病的抗争中,首次证实有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大赵翔宇:与白血病的抗争中,首次证实有效!

引用
1
来源
1.
https://bydrug.pharmcube.com/news/detail/8a0f8876938cffdfe447894b093596ac

2024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赵翔宇教授在白血病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她首次证实NK细胞抗病毒治疗安全有效,建立了NK细胞临床应用级体外扩增体系,并提出将细胞治疗与造血干细胞移植结合的新方案,为更多白血病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她的原创性、突破性成果获得了北京大学屠呦呦青年学者奖。

白血病治疗的复杂性

白血病的治疗是一个异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急性白血病是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也是世界范围内死亡率前十位的恶性肿瘤。血液之于人体,犹如河流之于大地,白细胞出现问题,就像水质出现了异常,任何生产活动都会受到影响。这时,就需要“净化水质”纠正问题,对血液定向治疗。而人体这台大型精密仪器里,血液管路交错万千,遍布每一寸肌肉皮肤,治疗其中的组分又谈何容易?故而白血病治疗难度大、治疗周期长,在目前技术条件下,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白血病的有效方式。患者首先要接受大剂量放化疗的“格式化”预处理,“摧毁”骨髓,进而“剿灭”已有的肿瘤细胞,之后再用供者的造血干细胞重新植入,达到“重装系统”的目的。这之后,就需要患者重建起自身的免疫、造血系统,这个过程还出现各种各样的“售后问题”,包括免疫缺陷,复发和病毒感染,导致治疗的失败。

“北京方案”的创新突破

在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中,“重装系统”的“供应源”短缺和配型不符,一直是令医学家们头疼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提出在非体外去除T细胞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式(“北京方案”),解决了供者来源的问题,让具备移植条件的大部分白血病患者都能找到合适的供者。截至2023年,“北京方案”已成为全球应用最广、疗效最佳的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系统,基于该方案的关键技术也推广到了韩国、意大利、法国等许多国家。这一创新疗法使接受移植的白血病患者3年生存率从约20%提高到约70%。

但故事到这里还未迎来大团圆的结局,白血病的“狡猾”之处在于它有很多的免疫逃逸机制,复发和继发的一系列感染都会导致移植失败,产生“售后问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赵翔宇,以“NK细胞治疗白血病转化研究”为题,带领团队为更多的白血病患者在这场生死抗争中,赢得生的希望。

赵翔宇的突破性研究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是人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作为人体先天性免疫细胞的核心细胞,它们不需要被激活就能直接上阵杀敌。NK细胞在人体中扮演着“警察”的工作,无时无刻不在体内进行“巡逻”的工作, 发现“敌情”后会第一时间达到“事发现场”解决问题。而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在记忆性T细胞和NK细胞上表达,是NK细胞功能的关键调节因子。

随着临床研究队列的扩充,赵翔宇发现供受者KIR配体相合降低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率,促进了移植后自然杀伤细胞的重建。“这与之前国际公认的首选KIR配体不合的供者是相反的。”在“北京方案”的移植模式下,赵翔宇首次提出应优先选择供受者KIR配体相合的供者。“在挑战国际供者选择原则的时候,是黄晓军院士一直鼓励我,要把它背后的基础分子机制研究清楚,再回到临床上形成闭环的结果才有说服力。”

通过平台数据的多组学分析,赵翔宇团队发现NK细胞迅速重建好的患者没有术后的合并症和复发,这启发他们从临床到基础医学,再从机制回到临床转化,锚定NK细胞抗白血病/病毒调控新机制研究,发现了调控NK细胞抗白血病和抗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新机制。通过基础机制的深入探索,他们筛选出NKG2C基因型野生型供者,能够降低移植后CMV感染风险,提高移植疗效(发明专利1项,并转化),“这在更加精准的筛选供者上又近了一步,从源头上减少了患者术后的感染风险。”

赵翔宇将NK细胞治疗应用于微小残留病阳性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显著提升了患者无白血病存活率;她不仅证实了过继性回输体外扩增的NK细胞可用于预防白血病复发,还可以用于预防移植后CMV感染,并且她和合作者构建了基因编辑的多能干细胞诱导分化的NK细胞(hnCD16FRiNK细胞),为进一步提升NK细胞疗效奠定基础。

欧洲骨髓移植学会主席Mohamed Mothy教授评价赵翔宇的研究,“中国数据证实受者细胞促进NK细胞重建,该研究为阐明NK细胞体内如何被教育这一科学问题提供了新的系列可靠证据,并指导单倍型移植供者选择,降低了白血病复发率。”她的研究结果也获得了欧洲12个研究中心的验证,改变了中美、英法等多个国家的供者选择指南的制定标准。

赵翔宇的成长之路

赵翔宇在实验血液学学术会议上作报告

“它的活化强弱决定了招募T、B细胞正规军的能力,我们最终发现了这样的一个亚群,也在体外实现了临床级的扩增和制备。”那么,NK细胞治疗能否成为提高白血病疗效的有效治疗方式?最初的答案永远不会那么完美,由于NK细胞比例低,体外扩增和基因编辑的困难,传统NK细胞治疗一直没有广泛的应用。

赵翔宇将NK细胞治疗应用于微小残留病阳性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显著提升了患者无白血病存活率;赵翔宇不仅证实了过继性回输体外扩增的NK细胞可用于预防白血病复发,还可以用于预防移植后CMV感染,并且她和合作者构建了基因编辑的多能干细胞诱导分化的NK细胞(hnCD16FRiNK细胞),为进一步提升NK细胞疗效奠定基础。

欧洲骨髓移植学会主席Mohamed Mothy教授评价赵翔宇的研究,“中国数据证实受者细胞促进NK细胞重建,该研究为阐明NK细胞体内如何被教育这一科学问题提供了新的系列可靠证据,并指导单倍型移植供者选择,降低了白血病复发率。”她的研究结果也获得了欧洲12个研究中心的验证,改变了中美、英法等多个国家的供者选择指南的制定标准。

赵翔宇获2024年度法国圣安东尼-EMBT青年领袖奖

“它的活化强弱决定了招募T、B细胞正规军的能力,我们最终发现了这样的一个亚群,也在体外实现了临床级的扩增和制备。”那么,NK细胞治疗能否成为提高白血病疗效的有效治疗方式?最初的答案永远不会那么完美,由于NK细胞比例低,体外扩增和基因编辑的困难,传统NK细胞治疗一直没有广泛的应用。

赵翔宇将NK细胞治疗应用于微小残留病阳性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显著提升了患者无白血病存活率;赵翔宇不仅证实了过继性回输体外扩增的NK细胞可用于预防白血病复发,还可以用于预防移植后CMV感染,并且她和合作者构建了基因编辑的多能干细胞诱导分化的NK细胞(hnCD16FRiNK细胞),为进一步提升NK细胞疗效奠定基础。

欧洲骨髓移植学会主席Mohamed Mothy教授评价赵翔宇的研究,“中国数据证实受者细胞促进NK细胞重建,该研究为阐明NK细胞体内如何被教育这一科学问题提供了新的系列可靠证据,并指导单倍型移植供者选择,降低了白血病复发率。”她的研究结果也获得了欧洲12个研究中心的验证,改变了中美、英法等多个国家的供者选择指南的制定标准。

赵翔宇和学生们在一起

北京大学屠呦呦青年学者奖

北京大学屠呦呦青年学者奖由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北京大学医学部杰出校友屠呦呦捐资设立,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医药卫生科技领域青年科技奖励奖项中最高规格奖项,用于资助和鼓励在医药卫生科技领域中作出原创性突出贡献或取得原创性、突破性科技成果的北京大学医学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

人物简介

赵翔宇,教授、研究员,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长期从事血液科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科技部国家重大专项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项目在内共计国自然7项等20项国家及省部级基金,作为学术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各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CMI,JHO,Leukemia,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 Cell Report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55篇;授权发明专利7项,转化1项。兼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第二届细胞研究与治疗专业委员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获得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北京青年五四奖章、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圣安东尼-EBMT青年领袖奖等荣誉。

本文原文来自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北京大学医学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