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储秀宫制官窑瓷器特点和历史背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储秀宫制官窑瓷器特点和历史背景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sa/837994523_121172801

储秀宫作为明清两代后妃居住的重要场所,不仅见证了诸多历史变迁,更以其独特的制官窑瓷器闻名于世。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储秀宫的历史渊源、瓷器特点及其在陶瓷史上的地位。

储秀宫的历史渊源

储秀宫的始建与变迁

储秀宫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初名寿昌宫,是明清后妃居住之地。嘉靖十四年(1535 年),寿昌宫更名为储秀宫。崇祯十七年(1644 年),李自成率军推翻明王朝并占领紫禁城,不过其 “皇帝梦” 仅维持了一个月,便被清军击破,他临行前的一把大火让紫禁城诸多宫殿受损,储秀宫也未能幸免。

清顺治十二年(1655 年),储秀宫与东西六宫中靠近中轴线一侧的其它宫殿一起进行了重修。在清代前中期,储秀宫并无太知名的后妃居住,唯一比较有名气的是嘉庆帝的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她早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 年)便进入潜邸,成为嘉亲王永琰的侧福晋,永琰即位后,钮祜禄氏成为贵妃,居住在储秀宫。在当时的皇后喜塔腊氏于嘉庆二年(1797 年)病逝之后,钮祜禄氏先被晋封为皇贵妃,后在嘉庆六年(1801 年)被册封为皇后。

此后,储秀宫迎来了它历史上极为关键的一位主人 —— 慈禧太后。慈禧太后与储秀宫的缘分,深刻地影响了这座宫殿后续的发展以及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让储秀宫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慈禧与储秀宫的不解之缘

慈禧太后与储秀宫有着两段密切相连的生活阶段,这座宫殿见证了她人生中极为重要的时刻,对她而言意义非凡。

咸丰二年(1852 年),慈禧经选秀入宫,被赐号兰贵人,开始居住在储秀宫,并在这里得到了咸丰帝的宠幸。咸丰六年(1856 年)三月,已晋升为懿嫔的慈禧,在储秀宫的后殿丽景轩生下了咸丰帝唯一的儿子载淳,也就是后来的同治帝。母凭子贵,她很快便被晋封为懿妃,次年又晋封为懿贵妃,成为后宫中仅次于皇后的 “二号人物”。在这第一阶段的 8 年时光里,慈禧在储秀宫可谓是春风得意,这座宫殿成为了她最初发迹的地方。

后来,咸丰帝驾崩,慈禧以圣母皇太后的身份开始了垂帘听政的生涯,中间历经诸多变迁,曾移居到其他宫殿居住。直到光绪十年(1884 年),慈禧为庆祝自己五十岁生日,决定重新搬回储秀宫居住。她下令对储秀宫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将其与南面的翊坤宫院落连通,形成相互连通的四进院落,使得储秀宫的规制更为考究,成为西六宫中最奢华的宫殿之一。此后,慈禧便一直居住在储秀宫,直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去世。在这里,她既能缅怀往昔与咸丰帝的时光,又能凭借同治帝在此出生这一资本,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所以对储秀宫有着深厚的情感和特殊的眷恋。

储秀宫制官窑瓷器的特点

常见器型

储秀宫制官窑瓷器中,盘、瓶这两类器型较为多见。盘类常见有敞口、撇口等样式,像一些大盘,口径可达 90 厘米左右,器壁相对较厚,造型稍显厚重,不过这也彰显出一种大气的质感。其浅腹、广底、圈足的特征,使得整体看上去颇为规整,放置起来平稳端庄。而瓶的造型则多种多样,有蒜头瓶、长颈撇口瓶等不同样式,或挺拔优雅,或圆润饱满,各自展现出独特的韵味,满足不同的使用场景与审美需求,成为宫廷中极具观赏性与实用性的瓷器代表。

装饰纹饰

在装饰纹饰方面,龙凤、花卉、万寿无疆等图案颇为常见。龙凤纹往往绘制得极为精细,龙的形态矫健、张牙舞爪,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尊贵;凤则身姿优美、羽翼华丽,寓意着吉祥美好,二者搭配尽显宫廷瓷器的不凡气度。花卉纹饰也是丰富多彩,有紫藤、月季、牡丹等各类花卉,它们或娇艳盛开,或含苞待放,通过细腻的笔触与绚丽的色彩展现出勃勃生机,体现出当时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追求。“万寿无疆” 这类带有祝寿寓意的纹饰,则体现出浓厚的宫廷文化氛围,与当时为慈禧太后贺寿等场合紧密相连,鲜明地反映出那个时代的风格特点以及对吉祥如意、福寿安康的美好期盼。

款识特色

储秀宫制官窑瓷器的款识有着独特之处。其款识一般呈现为 “储秀宫制” 四字两行篆书款,书写工整规范,笔力遒劲,彰显出官窑瓷器制作的严谨性。与清代其他官窑瓷器款识相比,比如康熙朝官窑款多为 “大清康熙年制” 六字两行或三行青花楷书款,晚期才有少量篆书款;雍正官窑款主要是 “大清雍正年制” 六字两行楷书青花双圈款等。储秀宫制的款识以简洁且突出宫殿名称的方式,表明了其专属的宫廷使用属性以及与慈禧太后的密切关联,使其在众多官窑瓷器款识中独树一帜,辨识度极高,也让后人能轻易辨别出这类具有特殊历史背景和意义的瓷器。

典型的储秀宫制官窑瓷器实例

青花矾红花卉碗

青花矾红花卉碗是储秀宫制官窑瓷器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其碗口微微外敞,造型规整而优雅,给人一种端庄大气之感。碗壁厚度适中,拿在手中颇具质感,整体比例协调,尽显官窑瓷器的严谨制作工艺。

从工艺特点来看,这件瓷器采用了青花与矾红相结合的装饰手法。青花发色浓郁青翠,绘制的线条流畅细腻,犹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勾勒出花卉的枝干、叶片等轮廓,清晰且富有层次感,展现出极高的绘画技艺。而矾红的运用更是巧妙,色彩鲜艳而不失柔和,涂抹在青花勾勒出的图案之上,将花卉的形态生动地展现出来,有的花瓣娇艳欲滴,有的则含苞待放,仿佛能让人闻到阵阵花香,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鲜活与灵动。

在艺术价值方面,青花矾红花卉碗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不仅体现了当时官窑制瓷工艺的高超水平,更反映出宫廷审美对于花卉题材的喜爱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作为宫廷使用的瓷器,其制作精良,每一处细节都经过精心雕琢,无论是花卉的布局,还是色彩的搭配,都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是研究清代宫廷瓷器艺术以及当时审美观念的重要实物例证。

青花海水绿彩云龙纹大盘

青花海水绿彩云龙纹大盘造型大气磅礴,敞口的设计使得盘面显得开阔,浅弧腹则让整体线条过渡自然流畅,圈足规整,放置起来平稳牢固。大盘的口径较大,展现出一种恢弘的气势,彰显出皇家御用瓷器的不凡气度。

在色彩运用上,这件大盘独具特色。内外壁通体以青花为地,青花的色调浓郁深沉,仿佛深邃的海洋,为整个画面奠定了庄重神秘的基调。在此基础上,以绿彩绘制纹饰,绿彩清新明亮,与青花相互映衬,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盘心绘有团龙纹,龙的身姿矫健,龙鳞刻画细致入微,龙须飞扬,龙目炯炯有神,尽显威严之态;内外壁皆绘二龙赶珠纹,龙的形态生动凶猛,追逐宝珠的姿态活灵活现,仿佛在云海间翻腾嬉戏,线条均匀流畅,彰显出蓬勃的生命力与皇家的尊贵威严。而盘外壁底部绘有一周变形莲纹,莲纹线条婉转,为大盘增添了几分古朴典雅的韵味。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此盘作为慈禧 “二度垂帘” 的物证,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它见证了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风云变幻,承载着宫廷政治以及慈禧太后权力生涯中的重要片段,让后人通过这件瓷器,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那段历史的厚重,也使得它在众多官窑瓷器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件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珍品,对于研究晚清宫廷历史以及官窑瓷器的发展演变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储秀宫制官窑瓷器在陶瓷史上的地位

与同时期官窑瓷器对比

储秀宫制官窑瓷器在诸多方面展现出与清代其他时期、其他款识官窑瓷器相较之下的独特优势。

从工艺角度来看,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官窑瓷器制作工艺已然达到很高水准,像康熙朝的大件琢器造型挺拨硬朗,小件作品细巧秀丽,且颜色釉方面表现出色;雍正朝的粉彩制作精良,为清瓷之冠,斗彩用粉彩与青花结合更显精雅细腻;乾隆朝集大成,品种丰富、制作精美。然而储秀宫制官窑瓷器在晚清时期也毫不逊色,例如光绪时期烧制的一些大盘,口径可达 90 厘米左右,器壁虽厚但造型规整,在烧制难度颇高的情况下,仍能展现出大气端庄之感,且成品的工艺细节把控到位,足见当时御窑场烧制工艺的精湛,这在工艺要求上是有其独特性的。要知道,烧制这种大盘不仅对窑温、瓷土等条件要求严格,而且成品率极低,能烧制成功本身就是工艺实力的一种体现,相较于前朝,是在特定器型上对工艺的传承与突破。

在风格方面,康熙朝瓷器风格多样,青花有不同风格作品,雍正朝瓷器风格偏向精致细腻、仿古风行,乾隆朝瓷器则尽显华丽繁缛、集古之大成。而储秀宫制官窑瓷器有着鲜明的时代风格,装饰纹饰多为龙凤、花卉、万寿无疆等图案,龙凤纹彰显皇家威严尊贵,花卉纹体现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万寿无疆” 纹反映宫廷祝寿文化氛围,整体风格既贴合宫廷审美,又带有慈禧太后所居宫殿的专属印记,使其在众多官窑瓷器中辨识度极高,独具一格。与其他款识的官窑瓷器相比,它因与慈禧太后的紧密联系以及服务于宫廷特定使用场景等因素,有着别样的韵味和文化内涵,承载着晚清宫廷生活以及当时政治文化背景下的独特气质。

对后世瓷器发展的影响

储秀宫制官窑瓷器在瓷器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后世瓷器制作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在造型上,其常见的盘、瓶等器型为后世提供了经典的范例。比如大盘的造型,规整大气且有着一定的厚重感,后世在制作类似尺寸较大、用于宫廷陈设或者特定场合盛放物品的盘类瓷器时,会借鉴这种端庄大气的造型风格,在比例、器壁厚度以及圈足等细节方面进行参考与改良,以凸显出器物的庄重与档次。瓶类多样的造型,如蒜头瓶、长颈撇口瓶等,也启发了后世在瓶类瓷器造型设计上的创新,为不同用途和审美需求的瓶类瓷器发展奠定了基础。

装饰方面的影响同样深远。其龙凤、花卉、万寿无疆等典型装饰纹饰被后世不断沿用与创新。龙凤纹所展现出的精细绘制手法以及威严与美好的寓意,成为了象征皇家、富贵等风格瓷器装饰的重要元素,后世在表现类似主题时会借鉴其绘制的技巧和神韵;花卉纹饰丰富的种类以及细腻绚丽的色彩搭配,让后世在展现自然题材的瓷器装饰上有了更多的色彩运用和构图思路;而 “万寿无疆” 这类带有浓厚宫廷文化和美好寓意的祝寿纹饰,更是在体现传统吉祥文化的瓷器装饰领域有着长久的影响力,后世会根据不同的场合和文化背景进行变形、拓展运用,从而丰富了瓷器装饰的文化内涵。总之,储秀宫制官窑瓷器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成为了后世瓷器制作在诸多方面学习和传承的重要源头之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