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秋冬易发脑卒中,“8+2”评分卡用起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秋冬易发脑卒中,“8+2”评分卡用起来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203067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后果严重等特点。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越来越年轻化。本文将为您介绍脑卒中的相关知识,包括其定义、症状、预防措施以及“8+2”危险评分卡的使用方法。

脑卒中“8+2”危险评分卡

国家卫生健康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推荐的脑卒中“8+2“危险评分卡,是居民进行脑卒中风险自我评定的常用量表之一(见表1)。脑卒中“8+2“危险评分适用于40岁以上人群,由8大危险因素和2项警示病史组成。

8项核心危险因素:

  1. 高血压病史(≥140/90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
  2. 血脂异常或未知
  3. 糖尿病
  4. 吸烟
  5. 心房颤动
  6. 明显超重或肥胖(体重指数BMI≥26kg/m2)
  7. 很少进行体育活动(体育锻炼的标准是每周锻炼≥3次、每次≥30分钟、持续时间超过1年;从事中重度体力劳动者视为经常有体育锻炼)
  8. 脑卒中家族史

2项警示病史:

  1. 发生过脑卒中
  2. 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

脑卒中风险分级:

  • 高危人群:具有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或者发生过脑卒中;或者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 中危人群:具有少于3项危险因素,且患有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之一。
  • 低危人群:具有少于3项危险因素,且无慢性病。

预防措施

对于脑卒中的低危、中危、高危人群,疾控君建议:

健康生活方式

  1. 戒烟:吸烟者应戒烟,不吸烟者应避免被动吸烟。
  2. 控制体重:明显超重或肥胖者应通过采取合理饮食、增加体力活动等措施减轻体重,降低脑卒中发病风险。
  3. 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进食谷类、牛奶、豆类和肉类等,使能量的摄入和消耗达到平衡;限制红肉的摄入量,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限制食盐摄入量(<5g/天),不喝或尽量少喝含糖饮料。
  4. 适度增强体育锻炼:成年人每周≥3次适度的体育活动,每次时间≥30分钟,如快走、慢跑或其他有氧代谢运动等。
  5. 限制饮酒:饮酒者应减少饮酒量或戒酒。

定期体检

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体检,一般每年检查1次为宜,了解心脑血管有无异常,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

重视脑卒中早期症状

脑卒中早期症状:

  1. 突发一侧面部或肢体麻木无力,口角歪斜流涎。
  2. 突发视力模糊或失明。
  3. 突发语言表达或理解困难。
  4. 突发严重的不明原因的头痛、呕吐。
  5. 突发不明原因的头晕、走路不稳或突然跌倒、遗忘或记忆力障碍,尤其是伴有以上1-4中任一症状时。

出现脑卒中早期症状,不论时间长短应及时就医,以缩短院前延误时间。

脑卒中患者及中高危人群的预防措施

对于脑卒中患者及中高危人群,还应在临床医师指导下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 血压管理:定期规范监测血压,一般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根据是否有脑动脉狭窄或动脉瘤等脑血管病变合理控制血压。对高于目标血压的患者,应早期使用抗高血压药物,使血压达标。
  2. 血糖管理:有脑卒中/TIA病史或脑卒中高危人群,应进行糖尿病筛查,建议定期检测空腹血糖,必要时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或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患者应改变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2-3个月后血糖控制仍不满意者,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口服降血糖药物或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为糖化血红蛋白<7%,但必须遵循个体化原则。
  3. 血脂管理: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定期检查血脂,血脂异常者首先应改变生活方式,如无效则需采用药物治疗。伴有血脂异常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及药物治疗。
  4. 急性期治疗:如静脉溶栓、机械取栓。
  5. 抗血小板治疗
  6. 抗凝治疗
  7. 中医药治疗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